精細化管理抵消通脹壓力
面臨潛在通脹風險,企業該如何未雨綢繆?
企業要積極做好現金流的管理,防止資金流斷裂而深陷危機。很多企業“水性很好”,便開始抱著現金沖浪。而一般情況下,在通貨膨脹實際形成的時候,央行對通貨膨脹帶來的危機,都會采取緊縮貨幣政策。一旦實施緊縮貨幣政策的時候,沖浪的企業就會被晾在沙灘上,一不小心,將會被晾死沙灘。2008年上半年貨幣緊縮政策剛實施就遇到全球經濟危機,央行立即調轉政策方向,一些企業才幸免于難。
其次是要加強內部管理,盡量以精細化的管理來抵消通脹帶來的成本壓力。通貨膨脹一定會使企業的物品成本增加,成本的增加將會削減甚至直接吞噬企業的利潤,從而增加企業的運營壓力。精細化管理,不僅是要求對細節的管理執行到位,也包含對流程進行精簡和細化。通過精細化的管理,減低管理內耗,增加運營效率,從而緩解成本上升帶來的運營壓力,同時,也使得企業管理得以升級和發展。
再次,企業要減少對長期投資項目的建設。在通貨膨脹率較高的情況下,除增加一般的不可預見費用外,還要增加一項考慮通貨膨脹影響的價差預備費用。通貨膨脹率越高,建設年限越長,則建設費用上漲越多,項目建設費用也就越來越大。這又可能會使項目的資金預算失去控制,花費企業大量的資金,甚至可能將企業拖往死亡的邊緣。
抓住并購重組好時機
通脹時期,企業的生存和競爭都會因通脹而發生一些變化。企業要做好資產保值。在通脹期間,資產性投資將會增加,從而加劇資產泡沫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的資產保值需要有較高的政策判斷能力和操作的技術能力。
另外,通貨膨脹時期,必然會有一些企業因為無法適應市場的競爭狀況,而面臨倒閉或破產的局面。對于那些優秀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并購和重組的機遇。企業可抓住時機進行并購重組來加快發展,改變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有些企業,正常時期無法進行的并購,在這一非常時期就成為可能。有些在正常時期進行并購需要付出較大的成本,而在通貨膨脹時期的并購中,并購的成本相對要低得多。然而在通貨膨脹時期并購,企業自身要求經營比較健康,有充足的并購資金。否則,也可能會將自己拖入危機的泥潭。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