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華
自2012年9月1日起,嬰幼兒配方食品中將不得再添加牛初乳。
衛生部辦公廳在關于牛初乳產品適用標準問題的復函中明確,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制品。
“到目前為止,牛初乳對嬰幼兒的安全性不明確,沒有明確的研究證明對嬰幼兒身體的作用。”衛生部新聞辦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表示,衛生部叫停在嬰幼兒配方食品中添加牛初乳的出發點就是杜絕炒作。
衛生部表示,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乳制品的,應當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其產品應當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在普通食品中添加牛初乳為原料的乳制品,應當按照相關食品標準執行。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制品。
“牛初乳是健康奶牛產犢后3日內的乳,量非常少,收集很難,另外制作工藝也存在問題。”乳業專家王丁棉對本報說。
他進一步表示,2000年的牛初乳市場只有1億到2億,非典之后這個市場飛速擴大,目前這個市場竟然達到了20個億。
“如此大的市場,只能從小牛犢那里搶過來,但是每頭母牛生下小牛犢后只能產8到10公斤的牛初乳,而要生產1公斤的牛初乳粉,需要6到7公斤的牛初乳。”王丁棉表示。
人們之所以熱衷于牛初乳,看中的無非是牛初乳成分中的蛋白成分和免疫因子,但是這種活性成分的保持需要恒定4攝氏度下進行保存和運輸,這對中國存在的眾多的奶農散戶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除此之外,牛初乳在生產成牛乳粉的過程中,高溫直接破壞了免疫因子。
但是目前,我國并未將牛初乳列入嬰幼兒配方食品標準及相關標準中,國際上也未允許牛初乳添加到嬰幼兒配方食品中。我國進口的牛初乳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澳大利亞將牛初乳作為補充類藥物管理,新西蘭規定添加牛初乳的膳食補充劑類食品不得用于0~4個月嬰兒。
一位乳制品企業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牛初乳只是一個概念,真正的生產工藝是生產不出來的。“而且,牛初乳對嬰幼兒不好,因為它含有的一些物質對嬰幼兒發育不好,它適合小牛,但是不適合嬰幼兒。”
王丁棉表示,據研究表明,牛初乳里面的激素含量要比一般的牛奶高,另外目前國家尚無法對激素成分進行檢測,檢測方式和方法還跟不上,無法判斷激素在牛體內的代謝過程,不知道到底多少激素能夠進入到牛奶中,關于對激素的檢測,王丁棉建議國家應該對此進行研究。
衛生部要求,上述規定自2012年9月1日起執行,此前按照相關規定生產或進口的產品可在保質期內繼續銷售,目前國際上許多國家并未將牛初乳列為嬰幼兒配方食品可添加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