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3月30日發表的關于房產稅的文章稱,日前,媒體傳出的消息“北京正著手準備試點房產稅”,一下子讓京城房地產市場緊張起來,購房人、開發商、經紀機構紛紛議論。市場的關切很快得到了回應,北京市住建委主任楊斌表示,北京尚無試點房產稅的計劃 ,基礎性的準備工作也只是房地產市場管理的日常工作。
對于房產稅是否會加重百姓稅負的疑惑,文章中指出,專家認為,隨著房產稅等直接稅比重上升,間接稅比重下降,社會稅負將更加合理。
文章指出,有關房產稅試點的傳言來勢洶洶,地方政府態度卻很平靜。近期,與北京相似,這樣的情景在廣州、深圳等城市一再出現。上海、重慶的房產稅試點,已一年有余,房產稅試點的走向還有多少可能?此時對試點接棒者的猜測,更助長了市場的興趣。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說道,“不排除新入圍城市對試點方案有所調整和創新。”
隨機讀管理故事:《“給我”還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別吝嗇,從來不會把東西送給別人。他最不喜歡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把東西給誰!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邊立即喊到:把手給我,把手給我,我拉你上來!這個人始終不肯把手給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連喊到:把手給我。他情愿掙扎,也不肯把手給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這個人的習慣,靈機一動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這個人立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啟發思考:
“給我”還是“拿去”?我們在經營事業的過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戶表達著“把你的錢給我”,客戶就象上面那個吝嗇的人,情愿在痛苦與不滿足中掙扎,也不愿意把錢給我們。
如果我們對客戶說的是:把我的產品拿去,是否會更好一些呢?客戶會更情愿地去體驗你的產品,購買你的產品。
“給我”還是“拿去”?這是一個問題,也是一個精明的商家是否能從客戶的角度去設計成交,設計商業模式的問題,換一個角度,事業就豁然開然。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