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財務的職能“對內不對外”,對內就是及時做好“三張表”、做好應收應付,而對外就是關注財務之外的領域。
在北京探路者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CFO張成看來,如果僅僅把視野局限在財務報告及會計相關事宜,那么,財務人員很難體現出自身的價值,財務的職能需要向外延伸,尤其是財務管理者需要“走出去”,不但關注企業自身的流程和管理,而且還要關注企業在整個產業鏈中的位置,并捕捉整體供應鏈的情況,以便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
善用供應鏈融資
自2009年10月在創業板上市以來,探路者通過資本市場獲得了3億多元融資,雖然融資并不太多,但得益于戶外用品行業的高成長以及品牌和渠道管理優勢,探路者的經營性現金流較為充裕。
雖然自身“不差錢”,但是隨著市場的逐漸發展,張成發現,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缺錢這一問題也會給探路者帶來麻煩。
比如,由于下游經銷商“很差錢”,這就會影響到探路者品牌的渠道擴張速度以及訂貨規模,進而影響到最終的經營業績。
一個典型的完整供應鏈,一般包括五個環節:原材料采購、中間品、制成品、銷售網絡和最終用戶;涉及許多不同的主體——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最終用戶。一旦供應鏈的某個環節出現資金緊張,就會導致整個供應鏈失衡。
探路者的健康發展同樣依賴于整個供應鏈體系的均衡,為此,張成通過與銀行溝通,由銀行以探路者為核心向其下游經銷商貸款,提升經銷商的資金實力,進而保證整個供應鏈資金供應的安全穩定。
診斷經營中的弊病
在大多數情況下,沒有業務背景的財務人員僅僅是站在“三張表”的角度進行財務數據分析,只能得出降低銷售折扣是否提高了銷售凈利潤等這類簡單的結論。
事實上,在銷售財務分析中,如果財務人員了解公司的業務運營特點,就可以為業務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建議。
比如,當企業經營資金緊張時,除拓寬融資渠道外,還應該考慮對單次采購量的控制、采購時點的恰當選擇及與銷售規劃、促銷舉措等的匹配;再比如,當店鋪經營效益不佳時,要對銷售數量、折扣政策、商場聯銷分成比例等與店鋪經營成果相關的多方面因素進行比較分析,然后找到店鋪效益差的核心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可行性改善建議。上述才是財務人員的價值支持體現。
“因為所有業務表現在財務上都最終變成了數據,財務分析的過程就是穿透數據追溯業務形成的過程,就是轉換角度站在管理的位置來看業務運營的過程,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否則就真正成了紙上談兵。”張成表示,財務的價值在于從業務的角度出發,幫助業務人員發現目前經營中存在的管理弊病并找出根治的方法。
“挖潛”財務分析
“我經常跟財務人員說,希望用他們的智慧而不是身體工作,如果他們能夠既站在業務的微觀層面,又站在財務的宏觀層面,通過深入細致的財務分析把問題的核心點找到,那么,即便在外部環境不太好的時候,我們財務人員對公司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作為一名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的資深會員,張成非常重視挖掘財務人員在財務之外的潛力。
今年以來,企業的人力成本、原材料采購成本持續上升,國內物價持續通脹,怎么能夠既持續經營,又控制住費用,這有待于通過財務分析去發現突破點。
“比如,某款衣服的加工費報價30元,而財務人員在技術開發部門的支持下,通過供應商提供的細化的耗料表、工時清單及市場工價等資料,可以分析出供應商的直接成本只有15元,采購的合理價格在18元至20元之間,那么,采購人員在談判時,就可能有理有據地把價格壓到20元以下。”張成說,通過這種深層次的數據分析,財務可以直接為企業節省成本,增加利潤。
根據公布的2011年半年度報告,針對目前戶外用品加工資源相對緊缺、委托加工成本及相關費用持續上升的現狀,今年上半年,探路者進一步加強了對供應鏈的整合管理,廣泛進行合格供應商的遴選,充分利用供應商研發能力,與優質產品供應商建立長期共贏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加強對其的資源傾斜、加大采購深度等同時,公司繼續加強對產品生產各個環節的成本控制,強化產品試驗檢測,提升產品品質,并利用信息化做到對供應鏈各方的無縫連接,打造一個供貨時間準確合理、產品質量安全可靠、市場需求快速反應的供應鏈管理體系。
張成認為,財務管理者應當將財務從簡單的核算中提升,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問題、提建議,最終實現為企業規劃經營、識別風險,守護利潤、創造價值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