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戰略規劃對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制定時需要了解行業內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省時度勢,各方面全面分析,從而制定出符合發展需要的內容。本文將從基礎和內容兩部分進行講解,從而使大家對于財務戰略規劃有一個大致的概念。
首先介紹一下財務戰略規劃的基礎性工作,它主要包括營業額預測、試算報表、資產需要量、籌資需要量、追加變量、經濟指標等。
(一) 營業額預測是進行工作的起點和基礎。
(二) 試算報表。預算匯總法:必須與其他預算同步進行。銷售百分比法:區別變動科目與非變動科目。試算利潤表:注意所得稅項目為估算數。試算現金流量表:同現金預算。
(三) 資產需要量=資本性支出+凈營運資本支出
(四) 籌資需要量。采用定性預測法、比率預測法、資金習性預測法、回歸直線法、高低點法。
(五) 追加變量實現預算報表之間的協調。
其次介紹一下財務戰略規劃的內容,它主要包括投資戰略規劃、籌資戰略規劃、財務發展規劃、資本結構規劃、研究與開發規劃等。其中投資戰略規劃和籌資戰略規劃兩項相對較為重要。
(一) 投資戰略規劃。
直接 投資戰略規劃需要以企業的生產經營規劃和資產需要量預測作為基礎,繼而確定企業需要直接投資的規模、時間、類別以及相關資產的產出量、盈利能力等,用以滿足企業對于財務戰略管理的需要。需要加以提示的是,經濟增加值(EVA)是企業投資資本收益超過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部分的價值,或者企業未來現金流量以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折現后的現值大于零的部分。如果某投資項目的凈現值為M,則該項目所能增加的企業價值即為M。
(二) 籌資戰略規劃。
它的 基本原則是,企業在進行籌資戰略規劃時,要根據最優資本結構的要求,合理權衡負債籌資比率和權益籌資比率。在一般情況下,企業為了獲取財務杠桿利益,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將會選擇采用負債融資的方式,但如果企業財務風險較大,負債資本成本較高,企業通常會選擇增加權益融資。需要加以提示的是,負債比率過 高,財務風險較大;但如果負債比率過低,則過于保守。因此,必須恰當確定企業的負債比率。
對于保守籌資戰略來說,它適用于快速增長型的企業,維持一個比較低的財務杠桿比率,它的基本做法是:
1.維持一個保守的財務杠桿比率,它可以保證企業持續進入金融市場時具有充足借貸能力。
2.采取一個恰當的、能夠讓企 業從內部為企業絕大部分增長提供資金的股利支付比率。
3.把現金、短期投資和未使用的借貸能力用作暫時的流動性緩沖品,以便于在那些投資需要超過內部資金來源的年份里能夠提供資金。
4.如果必須用外部籌資的話,那么選擇舉債的方式,除非由此導致的財務杠桿比率威脅到財務靈活性和穩健性。
5.當上述方法都行不通時,采用增發股票籌資或者減緩增長的方法。
對于積極籌資戰略來說,它適用于低增長型的企業,利用負債籌資,增加股東價值。它的基本做法是:
1.通過負債籌資增加利息支出獲取相應的所得稅利益,從而增加股東財富。
2.通過股票回購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從而推高股價。
3.在財務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高財務杠桿比率可以使其創造足夠的利潤以支付高額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