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Twitter創始人威廉姆斯說,互聯網的本質是滿足人們需求的巨大機器。因為它發現并解決用戶的微小痛點,另外圍繞用戶的眾多需求做減法,找到一個點進行突破;最后是對人性的解放,換句話說是對人的理解,而不是對技術的關注。
什么是互聯網思維?就是腦殘用戶的思維模式,不能用傳統的思維看待自己的工作。
互聯網思維集中談三點,第一個是痛點,對用戶的痛點,哪怕微小的痛點有沒有覺察;第二個是尖叫點,有沒有設計出讓用戶尖叫的產品;第三個叫引爆點,這么好的產品能不能讓大家快速使用?這三個點正是互聯網思維最精髓的工作模式。
【課程內容】
1 前言:互聯網思維
1.1 【案例一】雙十一快遞
1.2 互聯網的本質及再思考
2 痛點
【案例二】你選哪個?
【案例三】想你所想
2.1 找痛點
2.1.1 觀察用戶的機制
2.1.2 拷問用戶“5個為什么”
2.1.3 場景思考
【案例四】打電話痛點
【案例五】pop vs 自營
【案例六】金山
【案例七】腦白金
2.2 分析痛點
2.2.1 首席痛點官
2.2.2 數據挖掘
【案例八】京東
【案例九】7-11
【案例十】林彪
【案例十一】端午節
【案例十二】麥當勞
【案例十三】說人話!
【練習】尋找美的痛點
3 尖叫點
【案例十四】海底撈
【案例十五】無線蘇州
【案例十六】想你所想2
3.1 讓產品說話
3.1.1 減法
3.1.2 MOT
3.1.3 快速迭代
【案例十七】減法:天氣、奪寶島
【案例十八】MOT: QQ、360…
【案例十九】快速迭代:美顏相機
4 爆點
【案例二十】求ps
【案例二十一】跨界市場
4.1 社會化營銷的本質
4.1.1 打造產品性格
4.1.2 病毒營銷
4.1.3 粉絲營銷
【案例二十二】產品性格:凡客…
【案例二十三】病毒營銷:樂視…
【案例二十四】粉絲營銷:哈蘇…
【練習】設計爆點
5 傳統企業轉型
5.1 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的對比
5.1.1 A-A+回歸常識
5.2 管理挑戰一觸即發
5.2.1 執行力、創新、成本
5.3 互聯網企業是怎么屌絲逆襲的?
5.3.1 跨界融合
5.4 轉型的三把刀
6 砍價格
6.1 殺出一條血路
【案例二十五】電商風云
6.2 十節甘蔗理論
7 砍成本
7.1 算賬
【案例二十六】預算系統
7.2 嚴格到“變態
7.3 三級匯報制降低審批成本
7.4 從營銷開始砍
7.5 灰度服務
7.6 有損服務
7.7 敏捷迭代
8 砍思想
8.1 倒逼管理
【案例二十七】你為誰“帶鹽”
8.2 三次拍桌子
8.3 電商晨會
8.4 客戶為先:誠信、激情、團隊、創新
【案例二十八】公子的世界我們不懂
【案例二十九】開荒服務
【案例三十】賣萌無節操
8.5 關鍵能力
8.6 不要教育消費者
8.7 互聯網三角模型
8.8 發家致富七條路
【分享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