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主講人:史璐教授
一、2023年宏觀經濟運行環境
1.“三步走”戰略和“新時代”強國戰略
2.2023年新征程——跨越中等收入國家陷阱
3.疫情三年宏觀經濟低迷
4.中美關系和美元加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5.國務院“穩經濟”措施
6.衛健委宣布:2023年1月8日疫情結束
二、2023年經濟運行特征和經濟周期
1.中國經濟十年周期——朱格拉周期分析
2.十年周期和經濟趨勢
3.十年周期和中美關系
4.十年周期與投資理財和銀行戰略
5.2023年的周期特征——全球疫情結束、經濟加速復蘇、推進重大改革
三、二十大政策解讀和經濟發展
1.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變革
2.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3.建設高水平市場經濟體制
4.“規范財富積累機制”和銀行業
5.“房住不炒”和房地產劇變
四、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
1.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
2.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3.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
4.宏觀政策:財政、貨幣、產業和民生
5.較大轉向:民營經濟和房地產政策
五、2023年北京構建內外“雙循環”新格局
1.十四五經濟轉型——“內循環”和“內外雙循環”
2.十四五“新基建”機遇
3.十四五北京固定資產和基建投資趨勢分析
4.十四五北京“城市更新”解讀
5.十四五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六、十四五規劃北京經濟形勢分析
1.近年來北京經濟增速低于全國
2.北京成為北方“經濟孤島”
3.十四五規劃北京經濟發展目標
4.北京各區縣經濟發展概況
七、北京十四五新一輪產業革命
1.十四五規劃產業轉型——綠色賦能、數字科技賦能和服務賦能
2.碳達峰、碳中和下的綠色革命
3.北京綠色交易所入駐城市副中心
4.“東數西算”和數字革命
5.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6.四大國家級科學中心——北京、上海、粵港澳、合肥
7.北京“三城一區”建設
8.北京是全國服務業發展領頭羊
八、北京十四五規劃產業政策解讀
1.北京核心功能四個中心建設
-政治中心建設
-文化中心建設
-國際交往中心建設
-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2.“兩區三平臺”建設
-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
-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
-中關村論壇
-平金融街論壇
3.京津冀協同發展
-北京副中心建設
-河北雄安新區建設
-河北和天津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
九、十四五規劃京津冀都市圈建設
1.南強北弱格局下都市圈發展
2.人口“零增長”和房地產“拐點論”
3.京津冀都市圈發展規劃
4.降低首都核心區四個密度——北京區縣人口結構變遷
5.北京城市發展規劃:北中軸、城南、京西、平原新城、軌道微中心
6.河北和天津規劃概況
7.山東半島、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都市圈分析
8.中央經濟會議: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十、北京區縣經濟十四五規劃解讀
1.海淀中關村十四五規劃解讀
2.東城區十四五規劃解讀
3.通州副中心十四五規劃解讀
4.房山區十四五規劃解讀
5.順義區十四五規劃解讀
十一、2023年全球經濟形勢和“一帶一路”機遇
1.危機魔咒——2020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
2.全球經濟周期分析——2023年全球經濟復蘇
3.“一帶一路”重點:西南大通道建設
4.“一帶一路”對北京經濟的意義
5.自貿區和海南自由港的歷史意義
十二、2023年銀行業的機遇與變革
1.綠色銀行、數字銀行和服務銀行
2.南方大都市“十年黃金期”
3.房地產變局:人口零增長、老齡化和城市價值重估
4.銀行業“一帶一路”大格局
5.2023年股市投資機會:大消費時代
6.2023年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兩會釋放政策紅利
7.2023年全球經濟復蘇——中國企業搶灘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