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雙碳目標的背景及內涵
1. “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含義。
2. 氣候變化如何成為政經議題?
3. 中國此次宣布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比起以往的應對氣候變化承諾,有何不同?在當前國際格局下如何洞穿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本質?
4. 碳達峰、碳中和對未來監管政策的影響
5. 雙碳目標以來金融市場的響應和變化
(二) 雙碳目標對產業政策及主要工業行業的影響
1. 宏觀產業政策
雙碳政策體系及其展望
十四五重點目標展望
2. 地方產業政策
3. 國際貿易影響
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
碳邊境調節機制所涉行業及其相關影響
4. 雙碳目標對重要行業的影響分析、及其風控要點
能源電力
鋼鐵
石化
建筑
汽車
其他
5. 雙碳目標顯著利好的行業及新興行業盡調要點分析
新能源
氫能
儲能
CCS/CCUS
6. 其他相關技術/項目方向盡調要點分析
燃料電池
特高壓
功率半導體
石墨電極
裝配式建筑
分布式能源與建筑一體化
電池回收
廢棄物處置
聚乳酸材料
7. 雙碳目標以來金融市場的響應和變化
8.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所需資金規模分析
(三)中國碳交易體系進展及碳信用資產化的未來影響
一些重要背景解讀
中國碳市場的兩大交易標的
配額
CCER(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
全國碳市場體系進展動向、趨勢預估
市場機構的現行安排
頂層設計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修改稿)》
全國目前所有交易機構及其出資背景
現有配額方案的背景與解讀——《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
未來配額設定及分配前瞻分析
CCER的概念和項目開發流程
CCER基礎現狀分析和前景展望
碳交易的存量現狀和前景預期
與碳交易相關的會計處理
決定碳價格發展空間的關鍵要素剖析
碳金融的概念、發展情況
(1) 碳市場的基本情況及最新進展
(2) 碳金融產品類型及實踐情況
(3) 碳金融與現有信貸業務的聯系
(4) 碳金融未來發展的關鍵要點
(四)綠色金融的發展脈絡及雙碳目標下的銀行業機遇與挑戰
1. “綠色金融”概念的淵源
2. 綠色金融在全球及中國的演進歷程、發展現狀
3. 綠色金融與碳達峰、碳中和的關系
4. 針對銀行業的綠色金融監管政策的變化歷程
1990-2012年——“前綠色信貸”階段
2012-2015年——“綠色信貸”階段
2015-2020年——“構建綠色金融體系”階段
2020年以來——雙碳階段
5. 中國銀行業綠色金融監管政策的制度特征和根本邏輯
6. 國內外銀行業對碳中和及凈零排放目標的響應
7. “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對銀行業的影響展望
信息披露
客戶和業務管理
風控
其他
8. 面向“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銀行創新方向
9. 面向“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銀行業能力建設關鍵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