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設置
為了便于更多人了解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動向和現狀,以及從中獲得與自己相關的信息,在做課題的過程中,我們將課題分為四個板塊,傳統轉型與新產業新業態、城市轉型與區域戰略、重點改革與體制調整、經濟形勢與戰略導向,形成了四門課程,相互獨立但又以主線貫穿,其中,每門課程以課時計算,可授2-8個課時(6小時/課時),通過接地氣的授課形式,將一個很高深專業的課題,展示出來的樣子,就是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并且關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這一課題包括國家、產業、行業、企業及個人投資者,首先考慮的一個問題是,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到底發生了什么。譬如,這些問題:
第一,國內經濟到底發展到了一個什么程度,目前處于一個什么狀況;
第二,國家為什么會制定這樣的政策,制定相關政策的邏輯是什么;
第三,在國際競爭中目前處于何種態勢以及參與國際競爭遇到問題的澄清;
第四,這些相關的問題回到國內,政府和市場到底應該如何反應以及如何做好應對及舉措;
第五,國內企業和個人投資者對于行業的發展趨勢如何洞察,對頒布和即將落實的政策應對如何解讀,直至如何有效做投資布局決策。
二、課程收益
(一) 幫助學員更加明確宏觀、產業、區域、改革的邏輯關系,目的是通過課程,能對中國經濟有一個基本全面的理解和認識;
1) 幫助學員掌握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正確解讀的框架和方法;
2) 幫助學員厘清宏觀調控對區域產業、區域經濟及體制改革的影響;
(二) 幫助政府部門管理人員正確認識國內宏觀經濟發展的現狀,當地政府區域經濟、產業發展重點,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提供經濟發展建議;
1) 幫助學員通過政府公開信息渠道,能夠對當下經濟形勢做出分析;
2) 幫助高級管理人員基于數據事實,分析當下形勢,給出研判的觀點;
(三) 通過對中國經濟有一個基本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幫助商業決策者提升洞察和領導能力:
1) 更好的指導戰略思想,提高既有戰略思維能力,以更宏大的視野推動企業管理者達成決策共識,進而融入到國家發展戰略中,獲得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2) 幫助中國企業從戰略跟隨者走向戰略領導者,致力于長遠規劃、注重研發和技術,以及用戶消費體驗;
三、課程綱要
區域重點:城市轉型與區域戰略
一、重大跨區域戰略
(一) “一帶一路”建設
1) 交通與產業基礎設施
跨區域鐵路
公路
港口
機場
園區
電力
2) 信息業
互聯網骨干網
智慧城市(數字經濟)
大數據合作
信息服務
3) 綠色建設和持續發展
環境治理
綠色生產和生活
綠色能源合作
綠色金融
(二) 京津冀協同發展
1) 基礎設施建設
雄安新區
北京河北之間的通道連接:
城際(京濱、京唐)
新機場基礎設施
北京副中心建設
天津港口擴能升級(港口群)
2) 環境與生態發展
河北產能淘汰
環境第三方治理
林道工程:天然林保護、京津
風沙源治理二期、三北防護林、
鄉村和廊道綠化及公益林
3) 區域產業協同發展
三地產業協同發展
石墨烯產業(唐山、北京、天津)
北京轉移與河北建設(北京
現代第四工廠、比亞迪客車承
德基地、張北云聯數據中心)
(三) 長江經濟帶
1) 基礎設施建設
港口一期完善工程(重、漢)
三峽翻壩
葛洲壩樞紐水運配套工程
沿江高鐵,完善滬昆高鐵
商丘經合肥至杭州、重慶至
貴陽等南北向高鐵和快鐵
2) 環境與生態發展
水治理:上游地區
土治理:中游地區
大氣治理:重要區域性中心
城市、上游長三角地區
3) 區域產業協同發展
沿江重化工業整合
產業基金(重慶、湖北)
創新
(四) 粵港澳大灣區(泛珠三角經濟區)
1) 基礎設施建設
陸路:干線
航運
信息
2) 環境與生態發展
珠江-西江流域
南嶺森林地區
海洋環境
3) 區域產業協同發展
前海、南沙、橫琴,粵港澳合作
內部產業協作
創新
市場一體化
(五)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
1) 基礎設施建設
快速高效的鐵路網
公路網
高等級航道網
現代航空網
信息基礎設施和數據互聯互通
水利協同體系
2) 環境與生態發展
環境治理聯防共治
區域性生態市場
生態價值的聯動開發
3) 區域產業協同發展
創新協同
臨港產業鏈建設
現代服務樞紐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
公共服務與產業一體化
(六) 城市群發展:20個城市群+2個城市圈
1) 國家級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2) 區域性城市群:哈爾濱長春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關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
3) 地區性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晉中城市群、寧夏沿黃城市群、蘭西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
4) 地區性城市圈:以拉薩為中心、以喀什為中心的城市圈
(七) 城市群(都市圈)
1) 基礎設施
城市群內城際鐵路
城市群電力網絡(外部特高壓,智能電網)、
信息和大數據設施
城市群內斷頭路
通航機場
農村公路
2) 社會服務
社保一體化
醫療互享
異地教育
養老協同(京津冀)
3) 產業發展:創新協同
(八) 城鎮化建設(中心城市)
1) 現代城市治理
城市現代規劃
社會服務功能
大數據管理和精準化治理
2) 城市轉型
增加中心城市
功能區轉型(基礎設施)
戶籍制度改革
綠色城市、智慧城市、
海綿城市、森林城市建設
3) PPP
規范發展
水務、城市交通仍是重點
社會服務運營開始(醫院、學校)
樞紐和停車場的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