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認知激勵和授權的原理,共同注入經營思維 — 事業部從管控模式轉變為自主經營模式
★ 現場進行事業部組織的演練,優化公司激勵和分配體系 — 從傳統的過程激勵制轉型為價值激勵
★ 現場構建事業部激勵體系,優化組織的授權體系 — 經營從混沌分權轉化為量化分權
★ 掌握阿米巴經營模式下的經營業績合同制訂 — 經營從模糊的口頭約定到責權對等的契約機制
【課程背景】
又是新的一年要開始了,公司是否和各部門制訂了新一年的業績合同呢?阿米巴經營模式下的激勵和授權計劃,是企業實現“戰略”->“戰術”的落地重要環節,是企業實現“量化分權”、將經營的權利和責任量化下放到全員的基礎,也是企業實現人才培養、并在經營過程中客觀評價的起點。在市場瞬息萬變、個性化主導的時代,傳統的分配和激勵模式弊端越來越明顯,事業部、分子公司只關注指標的完成,忽略戰略和價值的實現;激勵和戰略相互分離,沒有發揮銜接戰略和執行的重要作用,對部門的激勵不充分。授權往往采取“口頭”的方式,在形式和內容上表現為責權不對等,并不能激活單元組織的創新性和可持續性,授權往往流于形式。
【課程簡介】
通過學習稻盛和夫倡導的“以成功方程式為基礎”的人事管理體系,結合中國企業的經營環境和價值體系,遵循符合中國國情的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邏輯,建立企業自己的價值激勵和授權體系,包括利潤部門、輔助部門、孵化業務和研發部門等,實現人才“能上能下、能多能少、能進能出”的賽馬機制,并用年度業績合同進行固化。
本課程通過學習稻盛和夫的人事管理思想,理清激勵的類型和維度,以及和經營理念的關系,掌握價值分配體系的原理、實操步驟和方法,掌握利潤部門、輔助部門、研發部門和孵化業務的激勵和分配設計,掌握授權經營體制成功的5個前提條件,實現量化分權;掌握正確運用年度經營計劃和價值分配機制的銜接,學會編制事業部門的年度業績合同,掌握如何利用公平激勵計劃,實現“賽馬不相馬”的人才選拔機制。
【課程特色】
遵循以中為體、洋為中用的原則,宗老師采用引導式授課,在系統研究稻盛經營哲學的基礎上,將其思想精髓和中國企業實踐相結合,突出課程的本土落地性,用親自輔導過的真實案例增強親切感。
【課程對象】董事長/總裁、總經理、部門經理等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
【課程時間】12 小時(6小時/天)
【課程大綱】
第一天 |
第一篇 京瓷集團的人事管理 1.1 什么是人的一等資質 1.2 稻盛思想和西方思想的原點差異 1.3 京瓷集團的人力資源管理要點 1.4 京瓷集團的資格等級制度 1.5 京瓷集團的人事評價體系 1.6 京瓷集團的薪酬制度 1.7 京東集團的“價值觀第一”原則 1.8 阿里集團的價值觀考核 1.9 阿里集團的政委系統 第二篇 激勵的類別和維度 2.1 沿價值需求理論梳理激勵的類別 2.2 沿價值鏈梳理激勵的種別 2.3 超額利潤獎勵的5個類型 2.4 阿米巴經營模式下的激勵框架 2.5 阿米巴激勵設計 2.6 從阿米巴激勵到合伙人機制 2.7 經營業績與績效工資 第三篇 超額利潤獎勵計劃 3.1 超額利潤獎勵計劃的優勢 3.2 利潤目標如何確定 3.3 超額利潤分享比例的設計 3.4 超額利潤一次分配的邏輯 3.5 過程指標的設計邏輯 3.6 二次分配的設計邏輯 3.7 單項獎勵的設計 3.8 案例分享 |
第二天 |
第四篇 輔助部門的激勵計劃 4.1 輔助部門的利益本質 4.2 輔助部門的價值追蹤路徑 4.3 輔助部門的BSC設計 4.4 事業部及協助部門獎金分配 4.5 輔助部門的獎金核算 第五篇 研發項目激勵機制設計 5.1 研發績效鼓勵模型 5.2 以超額利潤為基礎的薪酬結構圖(以華為為例) 5.3 研發系統組織架構圖 5.4 強矩陣研發組織下的績效分配設計 5.5 弱矩陣研發組織下的績效分配設計 5.6 研發部超額利潤分配計劃 5.7 研發部門獎金分配案例 5.8 項目市場效益獎的核算 第六篇 以能力為基礎的賽馬機制 6.1 項目類賽馬機制的設計 6.2 賽馬機制的規則 6.3 負激勵機制的設計(項目兜底機制) 6.4 銷售類項目賽馬機制的設計 6.5 研發項目類賽馬機制的設計 6.6 賽馬機制項目分享 第七篇 授權經營和業績合同 7.1 集權、分權及其組織特性 7.2 分權五個水準及對應經營核算體系 7.3 分權與監督相結合 7.4 責權體系分類 7.5 授權經營中的監督機制 7.6 年度業績和授權合同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