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老師:宗英濤 -
【課程背景】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快速發展,企業家如何在傳統行業里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和產業調整趨勢,持續經營,打造世代傳承的“百年老店”?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以德魯克為代表的歐美管理思想及方法被大量引進,但因其在思維方式上與中國文化存在較大差異,這些所謂“先進的管理方法”在中國管理的實踐過程中大打折扣,尤其是伴隨2008年以來的全球性經濟危機的爆發,更讓我們懷疑這些思想的通用性。
日本企業獨特的長壽基因舉世公認,體現在理念經營、管理策略、業績管理、領導人培養和東方領導力等諸多方面。日本管理思想很好地體現了重微觀、重實用與操作性等特點,走以產業為體、金融為用、教育為本、文化為王的長期主義路線,這也許是當下中國高速發展的同時需要補短板的地方,非常值得我們認真借鑒;此外,由于中日在地理、文化與思維方式等方面的相似性,日本的領導藝術和經過時間檢驗的成功經驗更易于為中國企業所吸收。
有鑒于此,宗英濤老師系統總結了日本近現代優秀企業的經營實踐,以日本四大“經營之圣”建立和經營的企業為主體,尤其是以被中國所熟知的松下電器和京瓷為代表性企業,力求為中國企業管理者奉獻上一堂既實用又適用的長期主義經營課程,以期為中國企業的持續經營拋磚引玉。
【課程簡介】日本企業遵循的經營哲學是基于中國儒家思想,站在“道”的高度經營企業,已被眾多行業和企業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其特征即非常適合中國企業的經營文化,受到國內企業的信奉。但在實踐中很多企業家發現,有關日本企業經營的書讀了不少,卻不知如何落地;培訓課上了不少,如何實施仍是一頭霧水;有的落地初期有效,后期流于形式……。宗老師結合10數年的培訓和咨詢經驗,著作了《阿米巴經營領先之道》一書,并注冊了版權課程【心法+干法】原點阿米巴經營體系,本課程涵蓋了經營哲學的核心內容。
【培訓收益】
1、回答當下中國企業的經營,為什么需要哲學?
2、學習日本企業理念經營的源頭、發展過程和內涵(法則一)
3、掌握提高心性、拓展經營、借助宇宙力量做大事業的邏輯(法則二)
4、掌握賦能組織的構建方法、打造中國式的賦能體系(法則三)
5、掌握經營哲學的核心“遵循原理原則去決策”,為企業創造高利潤(法則四)
6、學習如何遵循“心純見真”的邏輯,在現有能力水平上實現創新和升級(法則五)
7、學習如何批量打造“實力型”企業領導人的經營者資質,實現企業的百年傳承(法則六)
8、學習用經營哲學指導企業的運營,掌握如何在中國企業落地經營哲學。
【課程特色】遵循以中為體、洋為中用的原則,宗老師采用引導式授課,在系統研究日本理念經營的基礎上,將其思想精髓和中國企業實踐相結合,突出課程的本土落地性,用親自輔導過的真實案例增強親切感。
【課程對象】董事長/總裁、總經理、部門經理等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
【課程時間】12 小時(6小時/天)
【課程大綱】
第一天
開篇 這是一個經營致勝的時代
- 企業管理中的困惑
- 經營致勝的邏輯
- 通用電氣要解體,誰應該負責?
- 制度讓人不做錯,但不能讓人做得更好
- 用經營解決管理問題
- 企業經營為何需要哲學?
法則一 理念經營 百年商道
- 企業管理的演變過程
- 不變的是“道”,變的是“術”
- 企業長壽的秘訣
- 企業經營中的道和術
- 經營哲學 vs 企業文化
- 理念經營的歷史溯源
- 日本企業理念經營的三塊基石
- 工匠精神詮釋最好的戰略
法則二 提高心性 拓展經營
- 人性善 vs 人性惡
- 西游記講授的儒家成功學
- 陽明心學的核心內容
- 喬布斯的事業始于禪修
- 企業發展的三個階段
- 借助宇宙的力量成就大事業
- 利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商業模式
- 命運法則vs因果法則矩陣
- 優秀領導人都是人欲激活大師
法則三 構建賦能型責任組織
- 管理型組織的弊端
- 經營組織的構建邏輯
- 從“正三角”到“倒三角”組織
- 授權經營,實現責權利對等
- 賽馬不相馬,升遷靠競爭
第二天
法則四 遵循原理原則去決策
- 作為人,何謂正確
- 判斷是非的三把尺子
- 良知是一切判斷的原點
- 用原理原則去決策,而依據所謂“常識”
- 馬云的八條經營感悟
- 使命、愿景和價值觀
- 經營哲學的通用譜系圖
- 京瓷哲學手冊的構成與邏輯
法則五 源于心純見真的創新哲學
- 工作的意義是什么?
- 企業經營的“三境”
- 工場即道場,工作即修行
- 松下幸之助的工作觀
- 任正非論京瓷和稻盛和夫
- 完美產品源于完美內心
- 答案在現場,現場有神靈
- 如何努力到“潛意識”?
- 創新源于心純見真
法則六 打造領導人的經營者資質
- 別沉溺于管理了,趕緊去領導吧
- 老子的四層領導觀
- 領導人的資質取決于目標
- 為什么我們總覺得領導給的目標高?
- 三維定三桿:三級目標體系
- 領導要有意識把自己逼入絕境
- 目標管理與績效管理
-“一元激勵”與“二元激勵”
- 不是平均主義,也不是成果主義,而是實力主義
- 寬嚴并濟,小善似大惡
尾篇 經營哲學的落地實施
- 看見才相信,還是相信后才看見
- 經營哲學的落地路線圖
- 京瓷經營哲學60年的落地實踐
- 酒要這樣喝,隊伍才團結
- 用背影管理,經營哲學是一把手工程
- 四川吉香居食品“心”的探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