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不懂得組織,何談管理?不懂得人性,何談管理?沒有組織能力,怎么會有偉大的組織?任正非說,管理說到底就是管人性,管人性說到底就是管欲望,一部華為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人性管理的歷史。所以,如何認識人性,激發組織潛能成為管理的核心使命。如何滿足人性的欲望和需求?如何激發組織動力和潛能?就成為企業管理的大智慧。企業,歸根結底是由人組成的組織,最終的發展必然取決于激活和釋放組織中的每個人的巨大潛能!組織的最大智慧就是鍛造卓越的組織能力:讓平凡人做非凡事。
《組織行為學》是MBA/EMBA及各大培訓的經典必修課程。但市面的《組織行為學》都是以“西方化+工業化”兩大情境去教學的,缺少對“中國化+信息化”組織行為的本土實踐,從而造成“水土不服”。組織中的人一定是生活在自己民族、時代、企業的土壤中,如何解決中國企業組織中信息化社會知識型員工的組織和行為問題,成為齊振宏教授20多年研究重點,也是齊教授到英國CASS商學院攻讀課題,這是齊教授的《組織行為學》與眾不同的核心價值所在,MBA\EMBA授課班評分連年第一,好評如潮。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組織的目的就是讓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偉大的組織生生不息關鍵在于擁有強大的組織能力!如何洞察當代中國企業組織中的人的行為變化規律?如何激發組織行為冰山下的巨大潛能?如何實現對企業組織中人的行為的預測、引導與激勵?如何充分激發組織的巨大活力與組織能力?如何揭開造就偉大組織基業長青的DNA?管理終將回歸它的本質,對人性和組織的底層邏輯、發展規律和操作系統深刻洞察與理解,激發人性與組織的潛能,才是管理的根本!
課程目的:
學習識別人性5大理論邏輯和管理方法
學習和運用6種人格性格理論分析工具
學習掌握3大認知升維的歸因理論方法
學習運用5大激勵理論來提升組織能力
學習9大冰山模型揭示的組織行為規律
課程時間:1-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銀行中高層管理者
課程方式:問題導向啟發式+情景體驗教練式+釋疑解惑互動式+小組討論
課程模型:
課程大綱
第一講:人性為本——組織行為的底層邏輯
1. 組織行為學的兩個基本問題
2. 什么是組織?
3. 組織的重要性:組織的力量
4. 什么是行為
5. 組織行為的冰山模型:心理與行為的關系
6. 組織行為學的根本目的
7. 激發組織中人的行為規律
8. 組織底層邏輯:德魯克論人與組織關系定律
9. 組織杠桿效應:從個體人格到組織人格
10. 前提假設:人性與組織管理
11. 西方的人性假設與東方的人性假設對比
12. 經濟人假設與X理論
13. X理論與X式管理
案例分析:如何看待富士康13連跳事件?
14. 社會人假設與Y理論
15. Y理論與Y式管理
16. 復雜人假設與超Y理論
17. 超Y理論與情境管理
18. 中國的人性善、性惡論與西方的人性假設比較
案例分析:華為集團的狼性團隊與組織潛能開發
第二講:需要動機——人的內在驅動力
1. 什么是需要
2. 需要的特點是什么
3. 什么是動機
4. 動機與需要的關系
5. 動機-需要的內在驅動力模型
6. 動機與行為的關系
7. 主要動機與次要動機
工具: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模型
8. 馬斯洛需要理論在管理上的運用
案例分析:華為的任正非是如何滿足員工的需要的?
工具:麥格雷戈的雙因素需要理論模型
9. 馬斯洛需要理論與麥格雷戈理論的關系
10. 麥格雷戈的雙因素理論在管理上的運用
工具:克雷頓·奧爾德弗的ERG理論模型
工具:大衛·麥克萊的三種需要理論模型
11. 三種需要理論在管理上的運用
案例分析:海底撈管理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
第三講:價值觀——組織活力的底層操作系統
1. 什么是價值觀
2. 人的價值觀究竟從何而來?
3. 價值觀的特點
4. 價值觀的作用
5. 職業價值觀與行為
心理測試:測測你的人生價值觀
6. 斯普朗格爾的價值觀模型
7. 價值觀定位與價值觀認同
8. 個體價值觀與組織價值觀矩陣模型分析
案例分析:喬布斯和他的價值觀
9. 價值觀對組織行為的影響
10. 價值觀、使命與愿景關系辨析
11. 世界著名公司的價值觀、使命與愿景
12. 世界偉大的公司的價值觀的5大特點
案例分析:英國航空公司的價值觀
案例分析:阿里巴巴核心價值觀
案例分析:華為的核心價值觀與熵減模型
群策群力:我們公司的價值觀是什么?價值觀如何落地?
第四講:個性性格——識別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1. 什么是個性:世界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2. 個性的心理特征
——霍蘭德的個性類型與職業范例
心理診斷:個性診斷調查表
——霍蘭德的個性測試與職業選擇
案例分析:從“獨眼狼”到“馬政委”
3. 氣質與行為
案例分析:宋氏三姐妹體現的氣質美
4. 希波克拉底和蓋侖四種氣質類型
5. 氣質在管理中的應用
案例分析:《西游記》團隊的氣質類型分析
6. 什么是性格
7. 氣質與性格有什么關系
8. 性格的復雜結構
案例分析:《西游記》團隊的性格類型分析
9. 卡特爾人格特質理論
10. 卡特爾人格特質理論的應用
心理測試:大五性格的自我測試
11. 大五人格理論與應用
12. A型人格與B型人格
心理測試:你是A型人格還是B型人格
13. DISC行為風格
性格測試:DISC行為風格測試
——老虎型人格與行為特征分析
——孔雀型人格與行為特征分析
——考拉型人格與行為特征分析
——貓頭鷹型人格與行為特征分析
案例分析:《西游記》團隊為什么偉大?
第五講:心智模式——人生成敗的無形思維圖譜
1. 什么是態度
頭腦風暴:誰在戰爭中活了下來,為什么?
2. 什么是心智模式
3. 心智模式有什么特點?
案例分析:大海青蛙與老井青蛙
4. 態度與能力
5. 積極態度及其表現
6. 消極態度及其表現
7. 人生成功的十大積極心態
8. 拿破侖·希爾的消極態度定律
案例分析:墨菲定律
9. 積極態度的特征與力量
案例分析:比爾·蓋茨最欣賞的員工是什么樣子?
10. 消極態度的特征與破壞力
心理測試:心態到底有多大力量?
心理測試:死囚實驗
案例分析:誰敢喝廁所水
11. 心智模式與平庸者怪圈
12. 心智模式與成功者的共同特征
案例分析:到哪里去尋找送信的人?
13. 心智模式改善的四大路經
案例分析:成功的心智模式:《終身成長》
第六講:認知升維——突破組織智障的局限
1. 認知:從感性到理性
2. 認知行為理論
3. 認知的三大規律:突破組織智障
4. 認知偏差與錯覺
5. 認知的首因效應
6. 認知的近因效應
7. 埃利斯認知ABC理論模型
案例分析:認知理論實務分析
8.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認知理論
9. 認知與信念:皮革馬利翁效應
案例分析:皮革馬利翁效應實務分析
10. 羅森塔爾效應
案例分析:羅森塔爾效應實務分析
11. 歸因理論與激勵模型
12. 維納的歸因理論模型
13. 常見的兩大歸因錯誤是什么
14. 墨菲定律與認知運用
群策群力:如何運用歸因理論來激發組織潛能?
15. 認知升維:打破認知局限
案例分析:《刷新》
第七講:情商智商——智商做事,情商做人
1. 智商重要還是情商重要
2. 智商做事,情商做人
3. 智商與情商四象限模型
4. 智商及其測試
5. 中國教育偏差:90%的學習資源放在了智商
6. 情商智商的二八定律
7. 智商與多元能力
8. 能力素質模型
9. 能力素質模型應用
10. 什么是情商
11. 情商的五維度模型
12. 高情商領導力表現的4種行為
13. 高情商領導者的3大作用
案例分析:曾國藩的高情商表現
14. 意志行為的特征
15. 企業家意志與行為
案例分析:牛仔大王給我們的啟示
16. 高情商行為的五大表現
心理測試:我的情商到底有多高
案例分析:褚橙與褚時健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
第八講:群體動力——驅動自發領導力的密碼
1. 群體行為與個體行為差異
2. 群體特征分析
3. 勒溫的群體動力學模型
4. 群體的場理論
5. 群體的內聚力
6. 群體壓力
7. 個人動機與群體目標
案例分析:群體性偷懶行為
8. 群體中的搭便車行為
9. 群體的領導方式動力
10. 群體的組織形式動力
11. 群體的結構性動力
案例分析:群體的心理契約動力
12. 群體的多數動力
13. 群體的組織氛圍
14. 群體的無意識行為
15. 群體的順從效應
案例分析:群體的羊群效應
16. 群體的沖突模型
17. 群體的沖突解決方法
18. 群體的螺旋動力模型
群策群力:群體的頭腦風暴與決策
第九講:組織激勵——驅動組織能力的核能
1. 激勵:組織管理的核心密碼
2. 組織潛能:未挖掘的富礦
3. 個人能力VS組織能力
4. 組織的楊三角理論
5. 組織意愿與行為激發
6. 組織能力與行為激發
7. 組織治理與激勵政策激發
8. 德魯克的目標管理管理理論模型
9. 目標管理的SMART原則
10. 目標管理與素質能力模型
11. 承諾制:PBC的執行
工具:目標管理的PDCA模型
12. 目標管理與教練賦能
13. GROW模型與賦能蛻變
工具:弗魯姆的期望理論模型
14. 期望值與效價
15. 期望理論與行為動力激發
工具:亞當斯公平理論與動力激發模型
工具:斯金納的強化理論與動力激發模型
案例分析:著名的721模型與活力曲線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