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在VUCA時代,當國際沖突、政策調整、社會變革、市場無序、競爭加劇、信息爆炸、員工個性突出等諸多挑戰與機遇降臨到我們面前時,我們作為技術出生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必須要具備更加強大的領導力。領導力意味著從宏觀和大局出發分析問題,在從事具體工作時秉承既定目標和使命;領導力也意味著我們可以更容易地跳出一個項目、一個部門、一個區域的層面,用整體化、長期化、均衡化的思路應對更加復雜、多變的世界;領導力還意味著我們可以在關心自我需求的同時,也對自己與他人的關系給予更多的重視,并總是試圖在不斷的溝通中尋求一種更加平衡的、平等的、更加坦誠也更加有效率的解決方案。
通過對大量中小科技型企業的研究,我們發現業績優秀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具備一些通用的、共性的素質能力,我們稱之為技術型高管的五力模型,即戰略力、執行力、組織力、文化力和領導力。本課程旨在幫助企業中高層管理干部快速提升這五項能力,從而帶領企業實現激發組織活力、增強組織能力、提升組織績效的目標!
【課程特色】
1:案例真:每一次企業內訓都有課前調研,收集學員真實問題,課程中分享企業自身案例。
2:落地快:課后要求學員根據所掌握的方法、工具和模板等進行實操訓練,一個月后檢驗效果。
3:氛圍好:課程設計中理論與案例實操的比重為3:7,學員參與度高,互動氛圍好。
【課程模型】
技術型高管的五力模型
【培訓對象】
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監、部門經理,高級主管、資深專家等中高層管理人員。
【培訓課時】
8-12天(每天6小時)
【培訓目標】
提升市場洞察能力
提升經營能力和戰略能力
提升企業文化建設和管理能力
提升組織規劃和建設能力
提升領導力
提升執行力
【課程內容】
第一部分:戰略力
第一章:領先的戰略規劃工具BLM介紹
1、阻礙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三座大山”
2、BLM模型的系統原理
案例研討:BLM模型在華為以及國內其他領先企業的實施實踐
案例研討:為什么BLM模型可以連接“戰略”和“執行”?
第二章:BLM模型戰略規劃核心內容
1、差距分析的兩條路徑
2、戰略意圖是戰略思考的起點
戰略意圖包含的核心內容
2、“市場洞察”決定了戰略思考的深度
五看三定的核心內容和方法工具
五看:看行業、看客戶、看對手、看自己、看機會點
三定:定戰略控制點、定目標、定策略
3、把創新作為戰略思考的焦點
創新包含的五大內容
企業創新的三種模式
4、戰略思考要歸結到業務設計中
業務設計包含的六大模塊
5、“執行”與“戰略”的連接點——“關鍵任務”
案例研討:華為對競爭對手的分析
案例研討:優秀業務設計的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執行力
第三章:從戰略解碼到績效考核
1、戰略解碼概述
為什么要做戰略解碼和PBC?
戰略解碼的設計原則
戰略解碼的六個步驟
2、公司層面戰略解碼
使命、愿景、目標和戰略
公司層面戰略地圖
公司層面平衡計分卡
公司層面年度重點工作
案例講解:某企業公司級戰略解碼過程
3、一級部門層面KPI制定
案例研討:從戰略解碼到崗位PBC制定
案例研討:如何召開“必勝之戰”誓師大會
案例研討:如何制定年度經營計劃?
第三部分:組織力
第四章、 激發組織活力方法論
1:選人篇
華為人才選拔的發展史
招聘如何為公司帶來競爭優勢
有效面試的意義和流程
面試的目標和維度
結構化面試的步驟及相關技巧
案例研討:華為人力資源管理三板斧
2:育人篇
華為訓戰結合的核心
育人的三種方式
華為新員工培養流程
如何確保培訓中的效果
案例研討:華為骨干員工培養的模式(橫向、縱向)
3:用人篇
用人的真諦在于適才適崗
華為干部選拔的四要求、三優先
有效績效管理是挖掘員工最大潛能的手段
案例研討:華為績效管理模式
4:留人篇
有效激勵是留才的基礎
外部公平性和內部公平性
要給火車頭加滿油、適當拉開差距
激勵服務戰略,分配制向獲取分享制
非物質激勵的六種方法
大膽淘汰不合適的員工
案例研討:華為薪酬管理模式
第四部分:文化力
第五章、 企業文化建設方法論
1. 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
2、企業文化構建的方法論——知信行體系
知:從領導的理念到大家的理念
信:從大家的理念到大家的信念
行:從大家的信念到大家的行為
3、企業文化建設的四個步驟
把脈:調研摸底與診斷
造核:理念提升與升華
教化:文化宣傳與推進
定性:文化結合管理落地
案例研討:某小微企業文化體系建設實踐
案例研討:華為企業文化的分層分類建設實踐
第五部分:領導力
第六章:中高層管理者領導力提升的六項修煉
1、領導力的本質
2、心智和潛能
3、領導力提升的六項修煉
以身作則
共啟愿景
客戶導向
方向領先
挑戰現狀
使眾人行
案例研討:產品經理雷軍的領導力如何體現?
【訓戰營項目實施流程】
序號 | 工作流程 | 主要內容 | 目的 | 參與者 |
1 | 課前調研 | 1、問卷調查 | 系統掌握工作中的問題 | 全體培訓對象 |
2、訪談培訓負責人 | 掌握培訓現狀和培訓期望 | 機構、講師 | ||
3、工作現場走訪 | 了解工作的流程和產品制造過程 | 機構、講師 | ||
4、培訓學員代表訪談 | 掌握學員的真實需求和管理水平 | 機構、講師 | ||
5、總經理訪談 | 了解總經理的期望和培訓要求 | 機構、講師 | ||
2 | 培訓目標 | 1、了解學員的能力水平 | 了解學員現狀和培訓期望的目標 | 機構、講師 |
2、發現問題,找出差距 | 找出差距,形成培訓需求的來源 | 講師、企業 | ||
3 | 課程設計 | 1、有針對性的設計課程 | 設計定制化、個性化、針對性課程 | 講師 |
2、收集企業真實案例 | 課堂上使用企業案例,貼近實際 | 培訓負責人 | ||
3、設計管理工具、表格、試題 | 理論轉換成可落地實施的工具 | 講師 | ||
4 | 課程講授 | 1、課前制定培訓考核規則 | 提高學員的參與度和出勤率 | 講師、企業 |
2、課中多元化的授課內容 | 增強學員興趣及內容的吸收程度 | 講師 | ||
3、工具演練和掌握 | 正確領會、理解和運用管理工具 | 講師 | ||
4、課程結束布置作業 | 強化管理工具的掌握和課后運用 | 講師 | ||
5、下次上課前點評作業情況 | 掌握每次培訓之后學員吸收程度 | 講師 | ||
5 | 課后作業 | 1、提供課后行動指引 | 讓學員課后有事可做,有法可依 | 講師 |
2、將課程內容轉化為具體行動 | 進一步將管理工具落地與運用 | 學員 | ||
3:每次課后撰寫一個管理案例并 | 按照講師提供的模板,收集本公司的真實管理案例,并形成規范動作 | 學員、講師 | ||
4:每次課后制作一個視頻微課 | 將知識點或者案例以小視頻的方式呈現 | 學員、講師 | ||
6 | 行動計劃 | 1、學員制定課后行動計劃 | 將理論付諸行動,不是停留在腦中 | 學員 |
2、落實行動計劃 | 使培訓產生績效,看到效果 | 學員 | ||
7 | 檢查輔導 | 1、檢查學員的計劃實施情況 | 督促學員用心落實計劃,取得成效 | 講師、企業 |
2、講師批改作業,輔導學員 | 檢查和輔導學員的實際運用情況 | 講師 | ||
3、電話解答學員的問題與困惑 | 及時反饋學員提問,答疑解惑 | 學員、講師 | ||
8 | 作業提交 | 1、每次作業要自我總結評價 | 讓學員自我總結評價,認清自我 | 學員 |
2、作業提交給直屬上司審批 | 讓領導評價,了解下屬的進步程度 | 學員、領導 | ||
3、培訓部收集作業,記錄備案 | 讓培訓部了解本次的培訓成效 | 培訓負責人 | ||
9 | 成效驗收 | 1:輸出管理者成長地圖工具包、管理案例集 2:《知識轉訓微課》現場呈現 3:總結大會,述職,成效驗收 | 讓培訓部、公司領導檢閱培訓成效 | 學員、講師、培訓部、領導 |
10 | 結業典禮 | 培訓結言,領導頒發證書 | 資格認證,作為今后晉升的依據 | 培訓部、領導 |
本項目的標準時間投入:
課前調研1天+授課12天+線上集中輔導3次+(成果展示+點評+證書發放)1天=14天
【如何保證項目效果】
1、成立班委會: 由企業方指定班委會成員。
2、課后落地:每次課程結束,講師布置課后作業,即將課堂上學過的工具模板,結合工作實際,實操運用。課后作業經過上級主管驗收簽名,然后電子版作業發郵件給講師,由講師批改評價作業,了解學員對知識點和管理工具的掌握程度,以利于下次上課點評與改進。
3、作業點評:每次上課前,由講師針對上次的課后作業進行點評,評選優秀團隊、優秀學員,并對共性問題進行統一解答。講師對作業情況評選出“優秀、良好、合格、待改進、差”五個等級,供培訓管理部門參考。
4、課后輔導:收集學員的需求和疑惑,通過電話、郵件、微信群等形式進行解答,問題很多時,安排線上集中輔導(預計三次)。
5、考試驗收:所有課程結束后,講師進行一次綜合性全面測試,了解學員對項目中關鍵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考試成績要登記注冊。
6、成果展示:項目結束后,由講師梳理并輸出《管理者成長地圖工具包》、《本企業管理案例集》、《知識轉訓微課》等資料。由公司組織一次學員的述職演講,公司領導和講師現場點評。掌握學員對管理思維、管理方法、工具模板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情況和心得體會,也作為對學員學習評價和人才選拔的有利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