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勍老師
TTT和職業技能專家/心理培訓師
課程背景
人際溝通中的語言表達,是一個人內心心理世界的呈現。改變一個人固有的溝通方式,不僅僅是學習一些話術、技巧這么簡單,更重要的始于一個人內心的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說,非暴力溝通在本質上是一門“心理學”課程,讓一個人向內看,找尋內心中阻礙我們和諧溝通的問題點,同時也提供了一套具有可實操性的話術,在課上及課后持續踐行,通過語言來改變人際關系,觸發一個人內心的改變。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基于良好關系構建的思考和說話的方式,在緩和緊張和沖突、建立聯系及加強協作方面尤其有效。最近的研究數據顯示,合作對現今的商務及職場越來越重要,團隊的協作越成功,企業盈利能力和員工滿意度、員工留職率就隨之提升。而且,一個協作良好的團隊能創造出集體智慧,這種集體智慧比各部分的智慧總和還強大,能夠產出更高質量的決策,不浪費時間和資源。
在本課程中,學員們將有機會學習化解內在與外在沖突,促成成功協作的技巧。
課程收益
1. 個人發展層面:
(1) 通過學習非暴力溝通,員工可以覺察自己的感受及更深層次的內心需要,通過理解自己來推及他人,從而掌握人性化溝通的技能,學習主動調整情緒狀態的方法,提升工作的專注度和效率,舒緩職場中的壓力。
(2) 另外,管理者和人力資源部能夠借助非暴力溝通幫助公司形成一個有效的職業生涯管理系統和人才培養制度,支持員工成長。
(3) 最后,針對關鍵人才和公司高管/領導,非暴力溝通還可以用于高管輔導,突破成長瓶頸,激發高層管理團隊更大的潛能。
2. 團隊管理層面:
(1) 非暴力溝通講人類共性的需要,在需要層面人們沒有沖突,這一點能夠支持團隊形成真正意義的共同目標,提高團隊凝聚力和執行力的同時,實現個人及團隊的雙贏。
(2) 另一方面,非暴力溝通還能協調和解決跨部門協作和團隊沖突之間的難題,幫助公司部門間優化業務流程的同時,提高部門合作的效益。在商業團隊的實際運作當中,管理決策理論以及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仍然為主要的團隊決策機理,如何把非暴力溝通的精神和原則融入管理決策的鏈條當中是非暴力溝通在團隊實踐的一個挑戰性課題。
3. 組織戰略層面:
非暴力溝通能夠支持領導團隊重新整合企業的使命、愿景和文化,制定順應企業內在需要和互聯網時代發展規律的戰略,通過使命、文化和制度打造企業內部的自適應生態系統,使得企業以整體組織的形式不斷地進化并適應時代的要求,而不再單純依賴某位個體領導的魅力和作用,同時讓企業管理層從根本上理解并有可能說到并做到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真正為社會和民眾做出一個組織本然的貢獻,并提高社會和民眾的幸福指數。這是當今企業發展和變革的新課題,也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鍛造基業長青的必由之路。
授課形式
理論講解+案例分析+視頻分享+課堂練習+實戰演練+小組研討+互動答疑
學習對象
1. 全體人員
2. 企業領導者,管理者
時間安排
系統學習1-2天(6小時/天)
課程大綱
一、異化的溝通模式
1. 道德評判
2. 進行比較
3. 強人所難
4. 回避責任
二、非暴力溝通模式
1. 非暴力溝通的意義
(1) 認識自己
(2) 了解他人
(3) 構建關系
(4) 實現愛與和平
2. 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
(1) 觀察:說出觀察結果而不是發表評論
(2) 感受:說出感受而不是想法
(3) 需要:洞悉他人和自我的真實需要
(4) 請求:掌握表達請求的技巧
3. 連環應用:說服3+1技巧
三、非暴力溝通的四個習慣
1. 帶著「同理心」去傾聽
2. 充分表達感激,而不是贊美
3. 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來表達憤怒
非暴力溝通表達憤怒的五個步驟是:
(1) Step1:停下來,除了呼吸,什么都不做。
(2) Step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讓我們生氣了。
(3) Step3:體會自己的需要。
(4) Step4:傾聽對方的需要。
(5) Step5: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
4. 培養對自己的愛,明確自己的需要
四、非暴力溝通在職場中的應用
1. 職場關系傷害模式及應對策略:戰斗—逃跑—凍住
2. 沖突的來源:人類共通的基本需要與特定的策略
3. 感受及疑似感受:洞察背后尚未滿足的需要
4. 自我內在沖突調解:自我連接-自信及力量的源泉
體驗式練習:自我連接的方法與技術
5. 傾聽及被傾聽:同理四要素練習
6. 如何提出容易被接受的請求
7. 調解自我與他人的沖突:準備進行困難的對話-破解敵人形象方法
體驗式練習:充滿信心進行困難的對話
8. 職場非暴力溝通其他有效策略:
(1) 反饋重整、準備復原(哀悼、慶祝、學習)
(2) 覺察打斷對話
(3) 給予并接受反饋
(4) 發說“不”背后的心理需求
(5) 表達欣賞與感謝,激發團隊正能量
9. 在團隊中應用與實踐:制定在工作中練習與實踐的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