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2天)
【課程背景】科技快速發展,商業結構也發生巨變,眾多知名企業紛紛跨界發展,例如恒大進軍汽車業,格力生產手機,小米自建工廠,大白兔生產化妝品,同仁堂牌黃酒,泰康人壽經營養老地產。
在這個變革時代,不進行戰略創新是萬萬不行的,以攻為守已經成為企業的必選項。
而在新的戰略規劃產生之時,另一個更為嚴峻的問題就是如何將新戰略落實執行。
老板好比頭腦,員工好比手腳,頭腦向左,手腳向右,這個人就“撕裂”了。原有的團隊跟不上變革的步伐,企業將蒙受巨大的損失和痛苦,而對于企業更為可怕的是,企業將錯過大好的發展機遇。
那么,到底是規劃有問題,還是執行出了錯?本課程的目標就是要將戰略規劃與執行之間不協調的根源找出來,并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和整體流程,同時輔之以一系列的管理工具,解決決策層對戰略規劃不全面、管理層對戰略理解不統一、執行層對目標執行不到位等三大問題。使企業自上而下學之解惑,學之能用,戰略得以落實,進而使企業在關鍵階段的實現轉型升級。
【課程收益】
1. 理解企業戰略管理系統的六個維度及其互相作用的原理;
2. 剖析六個問題,進行戰略解碼,團隊達成共識;
3. 制定基于戰略的目標體系,并根據不同的企業特征進行目標分解;
4. 學會熟練運用“GROW”模型工具,產出科學的計劃清單;
5. 掌握“三表三會”進行計劃管控,保證戰略層層落實;
【課程特色】
Ø 現場現物:直接研討課程現場的企業;
Ø 流程與工具:實操為主,理論為輔;
【課程對象】董事長、總裁、總經理、副總經理、核心部門中層。
【課程時間】12 小時。
【主要內容】
第一章 企業戰略管理認知
一,戰略的誤區——企業的四種類型(資源型、管理型、營銷型、創新型);
二,股東利益和客戶利益,哪個在先?——企業的四種服務對象;
三,戰略規劃和戰略執行是什么關系?——戰略落地的“六步循環”;
四,企業人的五種思維層次——執行、管理、經營、戰略、文化;
第二章:經營管理的系統觀
一,什么是戰略?
1.某酒業集團案例;
2.某化工企業案例;
3.某機械企業案例;
4.某汽車集團案例;
二,系統運行的特征:
1.系統的邊界超出我們想象;
2.系統越不穩定,資源消耗越大;
3.信息是企業系統生存與發展的命脈;
4.完美的局部構不成完美的整體;
5.系統具有時間延遲的特征;
三、戰略管理的六個維度:
1.心智模式 —— 使命、愿景、價值觀;
2.產業定位 —— 在環境中所處的位置;
3.競爭策略 —— 如何戰勝競爭對手;
4.組織設計 —— 組織的運營方式;
5.人才發展 —— 核心團隊建設;
6績效管理 —— 有效的執行落實;
第三章 如何使團隊對公司戰略達成共識?——戰略解碼“七問”
一,我們的產業定位是什么?
1.我們處在什么行業?集中度如何?規范性如何?
2.我們的 上游有誰?集中度如何?規范性如何?
3.下游有誰?集中度如何?規范性如何?
4.誰是我的競爭者?我們有什么對策?
5.誰可能會侵蝕我的行業?我們有什么對策?
二,我們的顧客都有哪些?
1.用戶和客戶分別是誰?
2.客戶重要還是用戶重要?
3.顧客的選擇為什么要聚焦?
三,顧客的需求分別是什么?
1.顧客并不想購買商品,而是想解決問題;
2.究竟是顧客需要,還是我們認為顧客需要?
3.哪些是顧客未被滿足的需求?
4.哪些是顧客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
5.我們選擇滿足目標顧客的哪些需求?
四、我們如何滿足顧客需求,以保持競爭優勢?
1. 低成本策略;
2. 差異化策略;
3. 集中化策略;
4. 藍海策略;
五,我們已經或將要參與哪些業務?
1.利潤增長型;
2.資源共享型;
3.競爭壁壘型;
4.未來趨勢型;
六,我們還需要加強哪些資源和能力?
1.SWOT分析:外部機會與威脅分析、內部能力和資源分析;
2.形成四種戰略:進攻、扭轉、多元化、防御;
3.四種戰略的互相驗證與貫通;
七.我們設定哪些目標?
1.目標的定義;
2.目標的六大要素;
3.目標與計劃的關系——“GROW模型”
第四章 如何破除達成戰略目標的障礙?——關鍵要素分析:
一、什么是問題?
二、發現問題的三個工具:
1.五個為什么;
2.情景再現法;
3.思維導圖;
三、問題分析的五個步驟:
1.明確目標;
2.羅列事實;
3.根本原因;
4.問題排序;
5.問題定義;
第五章 如何將各項戰略重點工作計劃管控到位?——策略與計劃管理
一、個人決策與集體決策的利弊;
二、策略表述的五個要點;
三、各層級之間的計劃管理流程;
四、書寫計劃的“十六字方針” ;
五、計劃管理的“三張表”;
六、計劃管理的“三個會”;
結語 管理者的六項主要職能(案例研討+集中講解)
一、制定標準;
二、推行標準;
三,優化標準;
四、信息交互;
五、激勵人心;
六、選用預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