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在變化迅速且劇烈的時代,既有格局不斷面臨著新的沖擊,企業如何轉型、突破,管理者如何成長發展?追逐熱點而缺乏系統的經營與管理,在盲從的追逐中消滅了自己的企業比比皆是。來自經營環境多變、市場競爭激烈、內部資源不足三方面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管理與經營須保持審慎的態度以采取審慎的行動。系統地審視管理、著手有價值的創新、建立企業的企業家群體,是當務之急,也是長久之計。
本課程以德魯克創新思想為基礎,融合企業家精神,并整合創新方法與工具等內容,幫助參加者從根本之處著手,審視創新案例,研習系統方法和管理工具,并力爭將德魯克的思想與見解落地于自身實踐之中。
【課程價值】
1、建立視變化為機會的管理意識
2、掌握正確的創新原則
3、著手構建制定創新戰略的能力
4、研習有效管理創新的方法
【參加人選】企業核心經營團隊,子公司/B負責人
【課程時長】內訓2天/6小時
【課程大綱】
第一章 企業的創新與企業家精神
案例研究
是什么及不是什么: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命題的緣起與界定
最初都經濟學概念
從宏觀經濟研究中得來
我們現實任務是:如何在企業經營層面體現與落實
德魯克論創新實踐與企業家精神
德魯克對企業作出根本性定義:客戶決定了企業是什么
創新:企業的第二目標領域
企業家精神的實質要點
創新的來源
系列創新案例研究
創新機會的7 個來源及解析
意外事件,不協調,程序需要,產業與市場結構,人口變化,認知變化,新知識
創新的原則
想要創新首先應該做到什么
創新應該避免的3 個誤區
成功創新的三個條件
企業家精神與企業家企業、企業家戰略
企業家精神:經濟學的重要發現
案例:福特的思考與行動
怎樣才夠得上“企業家”
為何企業家精神有如此價值
創新戰略
創新三棱鏡模型:創新戰略+創新管理+創意行動
創新戰略的3 大目標
創新戰略的種類及細分
支撐創新戰略實施的創新管理與創新行動
企業家企業
鼓勵創新的政策和措施
如何評估創新的績效
創新的組織結構及人員
什么是應該避免的
回顧與總結
成功企業需要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群體
企業家不是一種職位或頭銜,它的實質是一種精神。企業家是參與企業的組織和管理的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企業家精神包括冒險精神、投機精神、創新精神、以及實干精神。企業發起人,經理人和投資人都有可能成為企業家,但又不必然是企業家。
企業的發起人、經理人、和投資人都有資格成為企業家,又都有可能不是企業家。筆者認為,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家的本質。企業家是參與企業的組織和管理的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
古典經濟學家J. B. 薩伊 ( Jean Baptiste Say, 1767-1832. )的觀點:“與其說是嚴格意義上的食利性質的資本家、土地所有者和勞動者,毋寧說是企業家在指揮生產和財富的分配。”“企業家是整個生產體系的樞紐。人們需要的并不是直接的勞動、土地和資本,而是這三種要素提供的效用,正是企業家把他們結合起來以滿足人們的需要。”
亞當 ·斯密的生產三要素理論:勞動、土地、資本
薩伊加入了第四個要素:企業家
熊彼特對企業家創業動機的觀點:
首先,存在有一種夢想和意志,要去找到一個私人王國,常常也是(雖然不一定)一個王朝。……對于沒有其他機會獲得社會名望的人來說,它的(指工業上或商業上的成功)引誘力是特別強烈的權利和獨立的感覺。
其次,存在有征服的意志:戰斗的沖動,證明自己比別人優越的沖動,求得成功不是為了成功的果實,而是為了成功本身。……金錢上的輸贏是次要的考慮,或者無論如何只是作為成功的指標和勝利的象征才受到重視。
最后,存在有創造的歡樂,把事情辦成的歡樂,或者只是施展個人的能力和智謀的歡樂。……這一類動機,在三類之中,是最明白不過的反享樂主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