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近四十余年,中國社會經濟高歌猛進,在收獲了令世界矚目物質進步的同時,亦為此付出了史無前例的環境代價和人文代價。企業急功近利,短期行為;政府經濟驅動,公平失衡;民眾消費過度,人心浮躁;社會信仰缺失、道德滑坡。
如何構建商業文明,重塑企業家精神,協調人與物,人與人,人與內心的秩序關系,以實現社會理想、企業成長和個人幸福的三重良性互動,正是商業倫理和企業家精神研究的價值所在。
反者道之動。人生即要做登頂的努力,也要做下山的準備。唯有回歸本原,方可走得更遠。
老板和領導,不能成長企業成長的最強發動機,一定就會是最大絆腳石。
潘誠老師本著專業、理性、使命的原則,結合三十年企業實踐與理論研究,從企業家個人維度,深度挖掘中國商人歷史基因,分析企業家精神本質特征,跨文化比較各國商業文明內涵,融合東西文化思想精要,為中國企業領導者的個人修煉和企業成長,提供務實而前瞻的對策和建議。本課程在北大、清華、中大的總裁班和論壇上,獲得聽眾高度好評,反響熱烈。
課程提綱:
導言:從歷史中走來
01水大魚大:中國企業十個為什么
02亂象背后:創造力與破壞力共生
03成長障礙:偉大企業家何時出現
一、基因溯源:中國民企的前世今生
01草根處境:弱勢生態與文化困境
02草根精神:自強不息與堅韌持重
03草根思維:求生本能與規范缺失
04草根追求:賈而后儒與社會擔當
二、共性追求:企業家精神本質特征
01回歸本原:企業家精神的七大核心
02知止有定:企業家行為的五大準則
03追求卓越:企業家境界的三度素養
04數字時代:企業家思維的四大特征
三、殊途同歸:商業文明的國際比較
01美國夢想:公司制度與新教倫理
02歐洲文明:貴族精神與品牌底蘊
03猶太文化:信仰力量與商業奇跡
04亞洲崛起:儒家道統與日韓實踐
四、不止不行:企業家行為五大準則
01產業邊界:道不欲雜與知止有定
02規模邊界:篤行精微與不疾而速
03利益邊界:和諧共生與兼已達人
04價值邊界:循道而趨與日新茍新
05法律邊界:居正待時與不離尋常
五、浴火重生:自我修煉與信仰回歸
1、以刑為體:契約倫理與法治精神
2、以禮為翼:以人為本與柔性管理
3、以知為時:順勢而為與變革創新
4、以德為循:使命重建與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