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證券化,是指通過對流動性差,或者不能立即變現,但卻有穩定的預期收益的資產進行重組,將其轉換為可公開買賣的證券的過程,是證券化的高級階段,是將資產的未來現金流以證券的形式預售的過程。
實際上,我國長期處于尚不完全具備資產證券化的法律環境。證券化探索歷程深刻反映了我國法制障礙的約束性和進行相應立法的迫切性。如今,我國開展證券化業務已經有十多年,仍未建立起一套比較完善的規范資產證券化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會計條例,法制條件的不完善由此可見一斑。
因此,金融機構從業人員應當及時知悉資產證券化的法律風險才能管理風險,創造商機。
授課綱要:
一、 資產證券化的風險判斷
(一)金融大環境下的資產證券化趨勢
(二)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方向(金融機構本位、市場本位、強市場本位)
(三)資產證券化的基本技術
(四)破產制度下的資產證券化風險
1、風險守恒理論
2、煉金術理論
3、檸檬理論:減少信息成本
4、促進分工的資產證券化
5、破產隔離資產證券化
二、 資產證券化的法律風險
(一)資產證券化中的破產法律風險
(二)資產證券化中的違約風險
(三)優先受償權制度及其司法實踐
(四)債權質押風險及其風險管理
(五)資產證券化的中國實現
1.《信托投資公司房地產信托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2.《銀行間債券市場房地產信托受益券發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3.《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2005年7號文
4.《關于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發[2012]127號
5.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2013年16號
6.資產支持票據:《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資產支持票據指引》
三、 資產證券化的操作形式
(一)公司形式
(二)合伙形式
(三)信托方式
(四)操作流程優化
四、資產證券化的最新發展及其案例分析
(一) 關于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發[2012]127號的理解
(二) 《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證監會2013年16號的理解
(三)專項資產管理計劃
(四)非金融資產支持票據及其交易結構
(五)案例分享
1. 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證券化
2. 歡樂谷門票證券化
3. 大連隧道收益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