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上午9點,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工程專家候立安院士以“新時代的中國水安全應對策略”為主題講述了新時代的中國水安全現狀以及相關應對策略的研究。

候立安院士首先向大家介紹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與水安全現狀的5個基本要點,結合水環境污染控制和生態保護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做了詳細講解。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與水安全現狀的5個基本要點:
1. 城市化進程加快,水安全形勢日趨嚴重
2. 生態文明內涵
3.生態文明建設引領水安全保障快速發展
4.新時期區域水安全保障重大戰略
5.生態文明理念下我國水安全建設成就
接下來,向大家講述了我國水安全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自身多年的研究經驗和同學分析了國內外水安全保障案例,以及我國水環境污染控制工作如何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借鑒國外生態城市建設、流域水污染治理、水環境保障技術的新思路,結合我國我國水生態環境,因地制宜實現我國水環境污染控制。
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水生態治理案例
雨水資源利用
末端飲水工程改善
最后,候立安院士向大家分享了我國水安全保障規劃及綠色發展的建議,從緊跟國家需求、共筑生態文明;統籌規劃、推動水環境的長效治理;創新驅動、推進創新水安全保障技術;淡水科技這四方面進行講述。

加強水安全保障,不斷改善水環境質量,是加快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美麗中國宏偉目標的重要保障!
我國水安全保障工作熱切期盼廣大熱愛環保人士積極參與和創新實踐。
11月6日下午2點,北京理工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范春萍老師從如何理解文明;文明的分期;人怎樣成為巨人:從工具到機器;文明的困境和風險;出路探尋:生態文明何以可能等五方面主要講述了“機器社會與生態文明”的融合之路。

范春萍教授
講座開始,范春萍教授簡要概述了如何理解文明以及文明的分期,討論了從工具到機器,人怎樣成為巨人。
范春萍教授提到物質的技術作為自然演化中的一種異化力量,借助資本主義對于金融、公司、知識產權、貿易等社會技術發明的助力,使人類在與自然的對抗中取得了壓倒性優勢,取得了征服自然的巨大成功。
科技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統治世界的重要力量。

接下來,范春萍教授介紹了文明的困境和風險,范老師分別從警報頻發、文明的生態挑戰、文明的機器挑戰、公地的悲劇和克林格里奇、杰文斯悖論5個方面介紹了生態文明的困境,從內部風險、邊際風險、和外部風險3個方面分析了生態文明存在的風險。
同時指出文明發展面臨生態挑戰,例如全球變熱,全球變暖是一種全球氣候變化現象,它表現為大氣和海洋溫度的非正常升高,是少有的在跡象很微弱的時候就被人類發現了的危機--熱污染。
熱是最后的污染:水氣聲渣的污染都可以轉變成熱的污染。
只要涉能就會有熱污染:產出能、消耗能都會產生熱污染。

最后,范老師進行了總結,生態文明的出路是我們共同探尋的目標。人類世界將“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達成廣泛共識。
生態文明建設的前提條件是遵循自然規律,實質性地恢復自然循環、建構技術性的物質、能量循環。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實質性改變,改變發展模式。實質有效的城市礦業系統建設,以實現技術性物質循環,實質有價值的脫鉤。
習主席說過“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建設良好的生態文明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未來生態環境與經濟將不斷協同發展,每個人都有義務和責任為之奮斗,中華環保聯合會生態環境領軍班正是將這樣一群熱愛環保的有識之士匯聚到了一起,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道路上,他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中華環保聯合會主辦的“中華環保聯合會生態環境領軍班”始于2007年清華園,是國內最早的環境領域高端培訓課程。創辦之初即受到了國家領導人周鐵農、中國環保之父曲格平、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環保部副部長周建等領導的支持,為中國環保事業培養了大批卓越的企業家。“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中華環保聯合會、瑞典環境科學研究院、和君咨詢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中華環保聯合會生態環境領軍班”,開創環境領域中外合作辦學的先河。

我們的目標是解決相關環保企業在投資規劃、企業管理、市場經營、產品生產、危機防范、政策法規掌握、技術創新等方面存在的困惑,為環保高級管理人員上下游企業及行業內各級環境管理部門政提供相互交流、終身學習的平臺。
在此我們歡迎更多環保企業家走進“中華環保聯合會生態環境領軍班”,與我們一起聆聽大師授課,學知識,交朋友,促合作,共同打造中國環保第一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