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17日,此北豐商學院中國EMBA(工商管理)研修班的《企業文化創新與企業精神》課程,專門邀請到行為研究專家、組織文化專家葉小濤教授,帶領EMBA的同學們縱覽古今中外赫赫有名的領導者,思考他們的組織領導能力,體悟與領會領袖生活與職場中的行為藝術。
本次課程旨在幫助企業管理者運用自身魅力,以此激發自身的領袖行為與領導力,更加睿智與從容地贏得商機。
此時正值北京初春,EMBA的同學們依然熱情踴躍,葉小濤教授也“不負眾望”,調動全身感官,用最詼諧生動的語言、最豐富的肢體動作為大家帶來了強烈的視聽體驗,現場笑聲、鼓掌聲絡繹不絕。
1.領袖行為
如今的中國商界,帶領一支強大的團隊突出重圍絕非易事,它不僅考驗領導者在壓力下的決策力和領導力,還對領導者本人的行為影響力有所要求。
領導者有下屬,而領袖有跟隨者;領導者運用權力,而領袖運用影響力。
如何集“領導者”與“領袖”于一身?葉教授分別從行為語言的歷史文化背景、行為語言在現代的價值、行為語言理論文化背景等角度說明了行為語言本身代表的意義及如何妥善的表現自己的行為,教授領導者的行為應該注意的細節。
眾所周知,任何行為禮儀來源于生活,不同的生活背景所產生的行為文化也不盡相同,即使是同樣的行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代表不同的意義。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無論中國還是外國,領導者都需要充分利用行為語言表現自己,影響他人。
像如今在中國表示勝利的V字手勢,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所表達的意思也不盡相同。
英法百年戰爭中,英國弓箭手們得意洋洋地伸出右手兩根手指,表示食指和中指完好無缺。直至二戰英國首相丘吉爾的勝利(victory)手勢,V,是根據victory首字母擺出的。V字手勢代表勝利的含義開始流傳開來。
領導者的行為是對其自身心理狀態及思想的反映,好的思想需要正確的行為表達,否則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導致讓人無法理解或不能讓人引起重視,甚至引起誤解。
2.組織文化
葉小濤教授在課程中提出:
領導只有體現出符合其角色的行為,才能為企業員工做出良好的示范,這也是打造公司良好文化氛圍的主要推動力。
葉教授以親身授課的經歷教授企業領導者:妥當的行為也將對現場的環境及公司成員產生積極的影響。
葉教授在去給一個國內的韓國企業講課時,發現整整兩個小時聽課者都保持同一個姿勢認真聽課。課后才知道企業的韓國CEO并不能聽懂中文,但是依舊維持認真的姿態。
他的行為直接影響到其他下屬的狀態,由此體現了領導者自身的示范作用及公司文化導向。
想要做一個優秀的領導者,首先必須當領袖,當領袖的人必須塑造“讓員工甘心追隨”的魅力、培養“危機中尋找轉機”的眼力,提升“競爭中勝人一籌”的功力、修煉“使利潤持續不斷”的內力。
反之,領導者不妥當的行為可能招致他人的輕視,威信大失,特別是與公司文化導向相反的行為,會直接導致公司倡導的文化僅僅停留在口號上。
課上,葉小濤教授還向EMBA的同學們分享了他心中可供參考的問卷,并邀請同學們作答,如此趣味與實踐相結合的講課方式,也讓同學們不由沉浸其中。
EMBA的同學們在收獲歡笑的同時,也在葉小濤教授的授課過程中吸收到了古往今來眾多優秀領袖在領導力上的獨特造詣,為自身領袖行為的成長吸取了寶貴經驗。
課程的最后,葉小濤教授還鼓勵EMBA的同學們能夠擺脫表象與偏見的枷鎖,待人處事自有章程,把握屬于自己的領袖行為。
授課教授:葉小濤教授——▶北豐商學院 客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創新管理培訓中心CMBA項目特聘教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EMBA總裁項目主訓教授▶中國最具影響力培訓師50強
小 結
——如何做企業文化?
——一句話總結:用制度打天下,用文化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