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國教授
《2020財務管控與價值再造》筆記分享
Ⅰ 、 財務轉型 : 核算會計走向管理會計
一 、 財務轉型大背景
1. 現實的困惑要求財務轉型
2. 經濟新常態和新時代要求財務轉型
3. 互聯網時代促進財務轉型
4. 財政部的號召
二 、 財務轉型總方向
1. 內容:核算會計走向管理會計
2. 行為:業財分離走向業財融合
3. 目的:反映價值走向創造價值
4. 技術:人工財務走向智能財務
1、核算會計走向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活動與應用領域
2、業財分離走向業財融合
3、反映價值走向創造價值
反映企業價值 — 核算會計
保護企業價值 — 核算會計 、 管理會計
創造企業價值 — 管理會計
4、人工財務走向智能財務
Ⅱ 、 企業價值體現與價值創造過程
一 、 企業價值如何體現 ?
資本視角:企業估值
經營視角:可持續的盈利能力
二 、 企業價值如何創造 ?
資本視角:提高企業估值能力
經營視角:提高企業可持續盈利能力
三 、 財務視角剖析企業投入產出的盈利過程
企業投入產出財務導航圖
三大財務報表反映企業投入產出的四大過程
四 、 提升企業可持續盈利能力的五大經營動作
1. 增收入
2. 降成本
3. 調結構
4. 提效率
5. 控風險
五 、 財務在價值創造中如何發揮作用
反映:精細核算、財務報告、管理報告
控制:目標控制、成本控制、風險控制
支持:資金支持、數據支持、決策分析
引領:預測預算、政策利用、規劃運作
Ⅲ 、 業財融合共同創造企業價值
管理會計活動與應用領域
如何正確有效的運用管理會計 ?
充分利用管理會計三大特殊資源 :
數據 、 現金流 、 政策
充分利用管理會計的相關工具
發揮管理會計五大功能 :
規劃 、 預測 、 決策 、 控制 、 評價
源于財務不囿于財務 :戰略導向
1. 以數據分析為基礎
2. 以工具應用為手段
3. 以融合業務為途徑
4. 以戰略思想為導向
5. 以創造價值為目的
1 、SWOT 分析與戰略制定
2 、 縱向價值鏈分析與戰略決策
① 確定和分解縱向價值鏈環節
②分攤各環節成本和資產
③估計和確定轉移價格
④計算有關資產回報率
⑤考慮其他非財務信息
⑥綜合做出決策 ( 進入/ 退出/ 整合)
3 、 戰略規劃中的財務資源配置
4 、 戰略地圖 — 圖卡表協助企業戰略落地
5 、 波士頓投資分析矩陣協助投資業務規劃
6 、 基于戰略導向的財務工作規劃
管理會計活動二 :預測
收入目標預測常見方法:市場占有率法、行業增長規律法、自身增長規律法、個別分析法、結構分析法、資源約束法
利潤目標測算常見方法:正算法、毛利法、邊利法、倒算法、收入利潤率法、資本利潤率法、利潤增長率法
量本利分析
年度現金流匡算法
管理會計活動三 :決策
管理會計活動四 :控制
做好定額成本管理的“五問”
有沒有?誰來管?如何建?如何修訂?如何使用?
優化全面成本管理六大體系
管理會計活動五 :評價
公司級指標參照 ( 平衡計分卡模式 )
EVA管理
管理會計活動六 :管理會計報告
“由淺入深”提供管理會計報告
第一層級 :核心經營數據一覽表 :公司總體經營數據一覽表、部門績效指標達成一覽表
第二層級 :管理會計報表 :(內部管理)資產負債表、利潤表、資金收支表等;
第三層級 :分項經營報表:收入報表、成本報表、費用報表、投資報表、重點項目報表等
第四層級 :經營導向的財務分析報告
Ⅳ 、 組織和人才變革支撐價值創造
1、制定規劃——結合企業發展階段和規模大小制定轉型規
劃,主動適應變革
2、組織再造——形成專業化復合型財務團隊,保障財務轉型
財會分離與業財融合
共享財務、業務財務、專業財務、戰略財務
閱歷復合、AB角制度、輪崗管理
外部招聘與內部培養相結合
調配非財務人才到財務部門工作
財務組織的進化
3、知識復合——加強學習和培訓,形成復合型知識結構,保障財務轉型
4、思維訓練——訓練管理會計思維,原則與靈活相結合
戰略和系統思維
客戶和經營思維
邏輯和結構化思維
辯證和變革思維
權變與創新思維
5、能力提升——提升管理會計能力,敢于推動企業變革
組織力
溝通力
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