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清華大學總裁班校友山西聚會
文/吳玉梅
2010年4月11日,在清華大學總裁班學員郭旭光和清華大學水木同學會的組織下,清華大學總裁班的校友們相聚在山西太原,開始為期三天的校友聚會活動。
學員們集體下榻于天一宮名人會館,該會館是山西太原市獨具特色的古典式超豪華商務會館。會館董事長郭旭光是清華大學總裁班學員,也是此次三晉行的組織者。11日晚,學員們歡聚在天一宮的群賢閣,郭旭光向同學們致歡迎詞。他用淳樸的話語,熱情周到的接待讓同學們十分感動。晚宴結束,同學們一起觀看了精彩的文藝節目。
漫游平遙古城 研討關公文化
12日上午,同學們集體出發游覽平遙古城。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
下午大家集體參觀了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它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遙古城西大街的繁華地段。
13日上午,“經企界關公文化研討暨山西文化產業發展洽談會” 在天一宮群賢閣舉行。會上,山西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王大高做題為《關公、關公文化及其它》的報告,報告就關公其人、關公信仰及關公崇拜、關公故里與武廟之祖、關公文化及其特點、關公文化的現代價值等內容進行了詳細分析。關公文化的核心就是:忠、義、仁、勇、誠信,這是企業家需要學習的地方,學術研究要與產業經營緊密結合,這樣才可以體現學術研究的價值,也可以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70年代看硬件,80年代靠網絡,90年代是通信和網絡,到了21世紀就是創意型文化產業的發展黃金階段”山西省文化產業部官員如是說。文化產業是民族和國家的靈魂,是全民的精神動力,山西省作為關公文化的發源地,擴大本土文化的影響力,打造大型集團化文化產業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最佳時機。
報告結束后,山西省關公發展研究會向清華大學校友饋贈了“結緣關公,前途無量”的書法作品。
先聽政要座談 后賞詩歌朗誦
2010年4月13日下午,應郭旭光和水木清華同學會的邀請,山西省政協副主席令政策就山西省經濟發展與市場空間等話題,與30余名總裁班同學進行座談。出席座談的還有山西省關公研究協會的領導人。
令主席從一個經濟學專家的角度深入淺出地剖析了過去幾十年山西經濟的發展歷程,指出山西的經濟發展不能僅靠能源,還有發展以煤炭為基礎的化工產業,文化產業,做到全面、協調的發展,要從長遠出發,持續性發展山西的經濟,同時也歡迎企業家到山西投資,政府會給出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在山西發展的企業。
講座結束之后,令主席與同學們進行互動,就同學們提出的“山西文化產業如何更好推廣”、“化工企業都有哪些優惠待遇”等問題做了精彩回答。
“春之約”詩歌朗誦會于4月13日晚在天一宮名人會館群賢閣舉辦。據悉,每年4月都會如期進行朗誦會。
此次詩歌朗誦會,由山西省名人協會,山西省電影家協會,及山西省天一宮名人會館聯合舉辦,山西省省長及廳領導也應邀到場。晚會共朗誦了《再別康橋》、《小米》等優秀文學作品十多首,由音樂家現場配樂,聲情并茂,企業家們都被藝術家的精彩演出所感染,現場掌聲經久不息。
宏觀經濟形勢與民營企業發展機遇
4月14日上午,國務院參事陳全生就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做了全面系統的講解。他用一句話來形容2009年中國經濟形勢:“從來沒有這樣困難重重,從來沒有這樣喜訊連連。”
陳參事對去年12月5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了深入的分析,總結了過去在面對金融危機時我國政府在政策上做出的調整和取得的成績。并展望2010年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困難和機遇。
關于國進民退,陳參事提出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國有企業在競爭性領域應該退出來 ,進入該進入的領域,如有色、稀土、銅、鐵、鋁等。
陳參事還對企業家們比較關心的房地產業做出相關分析。指出中小企業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即差異性、獨占性和持續性,只有做到這樣才可以保證中小企業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
此次“三晉行”同學聚會取得圓滿成功。同學們飽覽名勝古跡、與政府協會交流,聆聽國務院參事的宏觀分析等活動,讓同學們感到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