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伊始,何教授談到,如何重組金融學?他認為,作為人類認知世界的三種不同方式,科學、宗教和藝術常被人與“真善美”對應起來,重組的金融學,不能把科學、宗教和藝術割裂開來。
何教授從創新價值論、量子價值論、大統一理論到恩格斯的“合力論”等經濟理論,使學員更通透理解金融學,分析了資產現金化、資產實體化、資產信貸化、資產證券化四種資產。并得出結論:資產相對論----金融學的基石。

我們的金融學體系以資產相對論為核心,具有純粹理論、中介理論和策略分析,是金融學的革命和新發現。融合滲透、協同發展,是資產相對論的特色。
四種資產不僅可以概括個人和企業的資產,而且可概括一個國家的資產。一般模式把各種資本運作甚至商品生產業務都包攬無遺。
資本市場的運作乃至整個經濟的發展都可以看成是這個“四輪驅動”的作用,因此我們可以把它當作“超一般均衡模型”。
現代經濟發展趨勢中,無形資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無形資產的三個特點:
1.價值易變:大無形資產的價值變化幅度相對于有形資產而言,波動范圍特別。
2.交互影響:無形資產之間以及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之間相互影響,界限模糊。
3.自身強化:并不會因為使用而減少,反而隨著使用強化其自身價值。
針對無形資產,他向企業家學員們提出核心建議:
在座每個人都是主營無形資產的創業者。所謂“打工生涯”其實是以無形資產運作為主線的綜合資產的出租者,即資產經營主線為:無形資產(包括依附其上的有形資產)信貸化----信貸資產現金化----現金資產實體化----以無形為主的實體資產再信貸化……這就是何氏資產經營的分析模式。
你的奮斗目標應該是以無形資產為主線,增加資產的多樣性和稀缺性,加快轉換的周期和提升組合運作的效率,不僅為你帶來足夠享受的現金流,甚至能夠在子孫中長久傳承。

金融資本由現金資產、信貸資產和證券資產所組成;而實體資產可以分解為: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和自然資本;四大資本組成了資本四重奏。
在資本四重奏中,自然資本是舞臺,人力資本是指揮和編劇,物質資本是主旋律。四重奏可能是污染的噪音,也可能是動聽的世界名曲,其間質量千差萬別。
資本的豐度(abundance of elements)即其合理的結構比例、它們結合的緊密度、協同運作的強度、運轉的速度等,都很重要。
資本四重奏可以演奏出各種和聲和樂曲,即資本合成運作的協同效應構成了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也可形象地描繪:四種資本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驅動四輪”。
何教授針對PE基金的募集、投資、投后管理及PE基金的退出與分配進行了深入的講解。
在募集前,需要搭建專業的市場化團隊,募資文件的準備工作需要嚴謹縝密,精益求精,要有明確的投資定位,同時還要建立市場化的激勵約束機制有助于提升投資人信心。在融資渠道選擇上,外部渠道篩選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團隊自身渠道必不可少,可能是最重要的渠道;速度快,可以促進外部渠道募集,有時能起到類似基石投資人的作用。
針對PE投資,何教授總結了投資流程,正式投資協議中的關鍵注意點及談判技巧及注意事項,避免學員走一些彎路。
投后管理首先是要根據協議管理被投資企業,在公司決策層面影響被投資企業的經營方向、重大事項,在公司決策層面維護PE及被投資企業利益,通過完成協議約定維護PE自身利益及被投資企業利益,在被投資企業不能按時完成協議約定時,維護PE利益,掌握企業動態,及時發現和解決被投資企業問題,掌握追加投資或者退出時機。
PE退出途徑包括上市退出(境內IPO、境外IPO、境內外上市重組)、兼并收購、股權回購及其他股權轉讓方式。
一般而言,PE的分配模式主要涉及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分配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整體分配,先回本再分利
第一種方式:整體分配,先回本再分利
第三種方式:按單個項目,并核算單個項目成本
在學員熱烈的掌聲中,為期兩天的“資本運營與私募股權投”課程圓滿落幕。兩天課程內容詳實,干貨滿滿。從深刻理解金融學理論到PE實操知識和技能,內容體系完善,呈現方式多元化,學員們紛紛表示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