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3-24日,融商學院第35期工商管理(EMBA)總裁高級研修班的同學們從全國各地匯聚清華,聆聽蔡毅臣教授講授,卓越領導力是怎么煉成的。
清華大學兩岸發展研究院教授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授
北大企業家研究班特約授課老師
法家思想應用領域專家
上課前,蔡老師強調,學習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真正的學習是要修正行為。
這個社會會淘汰有學歷的人,但不會淘汰有學習力的人。他鼓勵企業家們加強自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課程開始,蔡教授從"樂、思、用"來詮釋領導力的作用。作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要學會如何動員大家,為了共同的愿景努力奮斗!課堂上,老師用小游戲讓大家認識到領導者在團隊中的核心作用。蔡老師授課幽默風趣,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卓越領導力的行為包括自我領導、挑戰現狀、使眾人行、激勵人心。
一、自我領導
領導力第一原則是要有信譽,領導選人用人的思維:1、辯證思維——能用君子是人品,能用小人是水平,優點可用,缺點可控。2、系統思維——賢者居中,能者在前,智者在側。領導者授權要根據“6+2”法則:即明確任務、結果、標準、權限、資源和時限。
在談到追隨者為何追隨這個問題時,蔡老師問各位企業家們,你的員工是基于利益的追隨?(錢?前途?)還是基于意義的追隨?(認同感?精神力量?)
從操作層面來說,錢用分配機制解決,前途用事業版圖解決,認同感用領導力提升解決,精神力量用文化認同感解決。
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考慮你打造的愿景中員工歸屬性的問題。
二、挑戰現狀
那么如何提高下屬責任心,打造核心團隊呢?蔡老師為大家提供了四種方法:
1. 提供工作和成長的相關信息,結果越相關,責任心越強;
2. 營造自行負責的工作氛圍;
3. 引導下屬自行解決的工作習慣;
4. 培養管理者愿景。
蔡老師講到,員工向上管理的兩大雷區:
1、不要直線思維否定上級;
2、不要把私下矛盾公開化。
向上管理的五個要素:
1、了解上級的行為類型;
2、掃除上級的管理盲區;
3、同時呈現問題和解決方案(即AB方案推薦原因);
4、有選擇占用上級的時間和資源;
5、承諾了就要做到——外包思維,不要過度承諾,最好超值交貨。
三、使眾人行,制度化建設與權變
制度化建設四要素:示眾明法、率先垂范、信賞必罰、恩威得法。
信賞必罰,根據“要取信,罰不如賞,賞大不如賞小;要立威,賞不如罰,罰下不如罰上”的原則,蔡老師因此規定,在課堂上如果出現同學手機鈴聲響起,該同學和班上的班委以及蔡老師自己都會被懲罰。
如何恩威得法:恩宜自淡而濃,先濃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嚴而寬,先寬后嚴者人怨其酷。
“權變管理思維”:管理是科學藝術與經驗的結合,沒有管理通則,則要根據情況權變管理。權是采取恰當的措施,變是適應環境。能應敵變化而取之謂之神。
布置作業說標準,總結工作說流程,請示工作說方案,匯報工作說結果,關心下屬問過程。
四、激勵人心
有效激勵的原則:
1、沒有被滿足的需求才有激勵效果;
2、激勵的內容要具體,指向被激勵者有印象的事物。
“公平”在領導中的實踐運用:1、樹立正確的比較對象;2、提供合理地評價標準;3、引導大家去比較付出,而不是得到;4、從分配公平走向程序公平。
激勵人心的六大要素:設定明確的標準、期望最好的結果、樹立典范和榜樣、講述組織的故事、和大家一起慶祝、使認可個人化。
三天的課程內容充實新穎,課堂氣氛活躍,案例取材經典,深入淺出,讓同學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