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商業領袖EMBA197班楊俊斌班長盛情邀請,班委共同商議和同學們的大力支持,10月18日-21日開展安徽學習考察活動。
在游學期間,即19日,中國企業平衡量化管理理論創立者、知名風險投資及基金管理人王瀚駿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企業量化管理》課程。
現將筆記整理如下:
1、平衡量化管理模式
是一種人類目前經過長時間積累與實踐所總結出的最新管理模式。主要基于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的思考,著重系統地考慮了企業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在生存與發展中涉及的:戰略規劃、營銷計劃、組織建設、文化建設及執行考核等諸多因素之間的相互邏輯聯系;從而提出的一整套基于企業目前現狀,充分兼顧企業短期利益與長遠發展的平衡而提出的管理思想與最終解決方案;被國際企業管理界稱之為企業最終管理模式。
2、企業與管理的發展
A、個體化——事件式管理:范圍窄、規模小、依靠個人經驗與能力
B、組織化——重點式管理:范圍、規模有所延展,除經驗與能力外+信任與默契
C、企業化——項目管理:范圍寬、規模大、依靠制度與流程、項目經理的數量與能力至關重要、系統已具雛形、但各項目與整體目標之間缺乏有機聯系
D、規模化——平衡量化管理:在項目管理的有效基礎上注重企業現狀與長遠目標間的平衡邏輯聯系,使企業做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平衡發展
3、現代企業管理結構
要具備這樣的標準,必須通過項目管理和量化管理的思想對組織進行全面系統的設計。
4、組織系統平衡與管理
分工越細越高等、聯系頻率越固定越科學、信息反饋越及時越先進
5、組織分工與頻率契約---義以生利
企業 :勞動力----產品----價值
組織 生產 營銷 (效率的提升)
管理 :建立與維護組織相應的秩序的過程(義以生利)
頻率建立的基礎是契約的制定(擁有者-管理者-執行者)
長期契約:戰略規劃;期權管理
短期契約:制約契約;薪酬契約;崗位職責;職業發展;年度計劃
契約管理是工業化管理的基礎
6、量化管理的導入與企業的進化
系統的平衡思想要貫徹改革管理的始終
分工的要求提出了先協作后專業再精英的道路(先簡單后復雜;先思想后習慣)
先解決人的思想再考慮事情科學
先戰略后計劃再具體職責(先目標后組織規劃)
先領導者后管理者再執行者
全面整理(項目化)素養評價體系建立
——先僵化后制度化再優化
7、什么是戰略
戰略就是企業為尋求持久的競爭優勢,維持穩定的價值交換,而作出的有關全局的籌劃和謀略。
8、戰略要由年度計劃來具體實施
A、由上至下的制定模式:戰略》品類》品牌》年度
B、圍繞目標:目標》方針》方法
C、以市場為導向:市場分析》問題》解決方針
D、整合資源:市場部》銷售部》技術部》生產
9、制定計劃的原則
目標導向,量化評估,責任唯一
客觀評價資源
針對關鍵問題與機會,抓住重點,追求概率
以數據為依據,發揮創新精神
方案執行落實到項目及任務
預測和規避風險
過程監督與及時調整調整方案
10、產品(運營模式)分析
知識度、參與度、忠誠度、分類與盈利狀況
11、營銷的直接目的是促進消費者與企業達成交易并保持穩定。通常情況下,影響交易的三大主要因素是:
A:消費者的態度。即消費者對產品的相對喜好程度——愿意買;
D:渠道/終端因素。即消費者獲得產品的難易度——買得到;
P:價格因素。即消費者獲取產品的代價——買得起。
這三大因素是相對獨立的,但同時又分別對銷量/市場占有率產生直接影響。
12、組織行為基本模型
知識 X 技能(素質)= 能力
動機 X 情境 = 態度
能力 X 態度 = 員工潛在的工作績效
員工潛在工作績效 X 組織資源 X 機會=組織運作結果
13、戰略的對等契約----期權管理
1922年由寶潔公司首先提出,期權不同于股權便于企業對管理者激勵,期權在特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為股權的,期權的擁有對于不同層級不同,期權通常只在公司盈利或目標達成的條件下兌現,期權的擁有是動態調整和變化的。
14、制度契約的達成原則
制度契約不能指鹿為馬-----法制----人治
制度與管理辦法;執行標準之間的區別---剛性與彈性
制度的完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分階段性(慎重)
---------領導者的自律是制度執行的根本保障
15、制度契約的對等契約---年薪契約
薪酬與角色職責是對應關系是管理者履行職責的動力之一
年薪契約是企業強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年薪契約是工業化管理中過程管理的重要保障
16、PERT 定理:t℮=(a+4m+b)/6
Te:實際時間 A:悲觀時間
B:樂觀時間 M:最可能時間
此定理同時適用于成本及人員估計
17、成為管理者的核心要素
領導能力、積極創新、發展能力、勇于承擔風險、團結合作、解決問題、專業技能、誠實正直
18、職業經理人的十項基本素質
強烈的責任心與使命感、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領導能力、溝通能力、排序能力
計劃能力、團隊精神、創造能力
技術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19、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應具備專業的計劃能力
始終有明確的目標
預算未來的工作量
決定必須完成的工作量
決定如何完成工作
能找到問題的關鍵
能確定最佳時機
經常不斷的督促計劃的實施
利用一切方法使計劃更切合實際
20、人在組織中才能發揮其特定的能力——組織需要量化匹配
21、企業文化的量化執行
文化是一種統一的價值觀,企業文化的建立不是把口號寫在墻上,建立企業文化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大家的工作,企業文化要與社會文化相一致。
——百事的文化
22、企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機體的各個環節應該圍繞企業整體的目標來設計與運轉.企業的持續發展需要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平衡量化管理。
23、量化管理的基礎思想
以系統工程學的原理對企業實施平衡量化管理
工程學的設計講究系統性、完整性、科學性。其核心思想是根據系統性能最優的原則,對系統中各個部件進行設計。
系統性:系統設計、通盤考慮
完整性:關注細節、全面優化
科學性:科學依據、量化決策
24、平衡量化管理模式總圖
25、平衡量化模式與傳統模式的差別
以目標為核心的設計思想增強了系統的平衡與效率
對任務的量化管理過程強化了系統的穩定性與平衡性
對任務的量化管理保證了知識的存留
以任務為單位的設計思想減少了組織內部的沖突
以目標為核心的管理思想有利于銷售的持續增長和利潤的提高
26、導入模式
量化管理應采取漸進式的導入模式,盡量避免革命式的變革
導入方法主要采取多元強化模式
導入順序通常應為:關鍵任務手冊、基礎素質培訓、專業素質培訓、組織架構、薪酬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