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通過項目考察學習可以提高企業管理者的全方位知識掌握能力,提升同學們的全球視野。清大高級工商管理建筑業總裁班的同學們開始了對“北京新機場”項目的觀摩考察,通過考察學習和經驗交流,可以讓同學們更好地掌握大型多項目的綜合管理經驗,提高同學們作為一名企業高層管理者所具備的良好決策力以及統籌力,觀摩考察是總裁班研修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課程理論與管理實踐的有機結合。

首都新機場工程于2014年12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新機場位于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禮賢鎮和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2019年建成投產后,將使北京成為繼上海之后中國第二個面對“一市雙場”挑戰的城市。

首都新機場工程于2014年12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新機場位于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禮賢鎮和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2019年建成投產后,將使北京成為繼上海之后中國第二個面對“一市雙場”挑戰的城市。
兩個機場,南北相對,可以實現空域優化。在跑道構型方面,新機場建設4條跑道,采用三縱一橫“全向型”構型,這在國內尚屬首次。這種構型適合京津空中運行特點,為空管運行提供了多種可行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北京地區緊張的空域資源,減少航空器地面滑行時間。
兩個機場,南北相對,可以實現空域優化。在跑道構型方面,新機場建設4條跑道,采用三縱一橫“全向型”構型,這在國內尚屬首次。這種構型適合京津空中運行特點,為空管運行提供了多種可行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北京地區緊張的空域資源,減少航空器地面滑行時間。

“一市雙場”乃至“一市多場”,是全球民航大國航空運輸發展的必然產物,包括美國芝加哥、紐約,法國巴黎,英國倫敦,俄羅斯莫斯科,中國上海,美國洛杉磯,韓國首爾和日本東京等。在一市多場格局當中,各個機場的功能定位以及機場之間、交通樞紐體系之間的便捷聯系是問題的關鍵。“上海浦東機場和上海虹橋機場在國際、國內、客運和貨運定位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北京新機場和現有的首都機場未來定位上有什么區別,競爭和互補關系如何處理,這應該是北京新機場發展的基本問題,會深刻影響到未來北京周邊的交通體系以及航空城產業布局規劃。”“一市雙場”運行要充分發揮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的作用,處理好機場與城市、機場與機場之間的交通銜接以及空域協調關系。

2019年建成的部分為新機場一期,即:新機場北航站樓,滿足年吞吐量4500萬人次的需求,一期完成后二期將同步開建,于2025年達到7200萬人次的吞吐量。但在短期內,該機場無法超越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長期來看,該機場距離市區更遠,未來一定是主營國際航班,因此,遠期吞吐量將超越首都機場。
按照規劃,北京新機場遠期(2040年)按照客流吞吐量1億人次,飛機起降量80萬架次的規模建設七條跑道和約14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機場預留控制用地按照終端(2050年)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飛機起降量100萬架次,九條跑道的規模預留。計劃建成日期為2018年年底。未來新機場內部空管區、航站樓等重要負荷供電可靠率將達到99.9999%,年戶均停電時間不超過30秒,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根據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預計今年12月,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通州—大興段)主體完工。2020年,將基本實現“京津保唐相鄰城市1小時交通圈”。
按照規劃,北京新機場遠期(2040年)按照客流吞吐量1億人次,飛機起降量80萬架次的規模建設七條跑道和約14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機場預留控制用地按照終端(2050年)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飛機起降量100萬架次,九條跑道的規模預留。計劃建成日期為2018年年底。未來新機場內部空管區、航站樓等重要負荷供電可靠率將達到99.9999%,年戶均停電時間不超過30秒,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根據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預計今年12月,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通州—大興段)主體完工。2020年,將基本實現“京津保唐相鄰城市1小時交通圈”。

作為北京新機場建設工程的總承包方,北京城建集團的相關領導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新機場旅客航站樓及綜合換乘中心工程的施工工藝和施工進度,并就新機場的主體結構、整體建設方案和系統規劃設計做了精細化講解。
北京新機場建設工程堆土場管理項目和鋼結構工程的承建方北京建工集團,向同學們介紹了北京新機場相關項目的管理流程和詳細規劃,并就整個新機場工程施工安排做了詳細說明。

通過北京新機場項目的觀摩考察,極大地豐富了同學們的國際工程視野,同時幫助同學們掌握了第一手經驗,同學們通過交流學習和很多名企以及行業專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對同學們以后的事業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