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22-23 傅志勇老師 移動互聯網下的商業模式創新
明白現在的環境里,許多事務是靠~數據。大數據時代,正記載人類的許多數據,而且資源更是很容易得到的。互聯網的智能化,已經深入人們的生活。老師說了,互聯網絡,人類社會再一次的宇宙“大爆炸”,這一次是發生在“虛擬世界”你我,數據是情報,也是資源,取得容易,若是能好好運用,可創造分享經濟,也會創造企業雙贏。你我都是大數據中的一員,運用互聯網生活,運用互聯網賺錢。傅老師課間的經典語錄: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
道可道非常道。
接收信息,采取行動。
人的思想就像手電筒,照到的地方是有限的。
渠道為王轉換成用戶為王。
互聯網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商業經營和社會治理的問題。
星巴克的重大成功點之一就是把星巴克創辦成為第二辦公空間。
建議看的書籍:
《失控》、《聚聯網》、《免費》、《二號首腦》、《分享經濟》、《眾包》。
傅老師講到的點很多,知識面非常廣,正如6月25號臺灣的楊文宏老師所說的那樣,“四天的課程中,有一點或者幾點對你有幫助、有觸動就夠了”。傅老師講的微笑曲線理論給我們的觸動就很大,把老師講的內容梳理了一遍畫了出來。這個在講義上沒有,回公司后可以立即深入建立自己的品牌,加強研發設計的力度。

最后的總結:不斷的學習做生意,享受互聯網,利用互聯網。
06/24 劉斌博士 中國大企業成長戰略
劉老師有著許多央企管理咨詢、戰略和管理改革的經驗,提醒我們大企業的戰略反思和需要升級,一樣需要我們接受新思維,打破傳統的戰略規劃。因為人口、資源、環境在不斷快速地變化。老師送給我們的:“這時代企業,適者生存,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就是成功。”
整個課程圍繞戰略規劃展開,突破傳統習慣性思維,戰略也是需要轉型的,計劃是紙,規劃是過程,戰略規劃是思考未來的過程,思維過程有時比規劃結果更重要,非常贊同這個觀點。關于戰略這四句話概況得很精辟:
前進是理所當然的戰略 ,踏步是沒有選擇的戰略,搖擺是不由自主的戰略 ,放棄是自知之明的戰略。
因為競爭的方式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企業的競爭開始轉向網絡對網絡的PK,老師以維維集團、屈臣氏、HP、中糧集團、招商局、殼牌為例,分析了這些大企業戰略布局的長短利弊。
最后的總結:戰略可以升級也可以復制 ,大小企業都應該有自己的戰略,且要用起來,不能掛在墻上。
06/25 楊文宏 博士 創新研發商業管理
來自臺灣的楊老師的課程講得更生動、精彩,提了很多時事上的實證,最新的數據表,生動有趣的互動,還帶給我們一個打破慣性的思考方式,一套系統化的創新法:俄羅斯大師阿奇舒勒的TRIZ,新的創新思考模式。如果你老是做你習慣做的事,那么你只會獲得你習慣獲得的——這話確實敲醒了我們。慣性思維,境已經起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們只能先找出先機,研發新產品,才是現在的贏家。
老師以華為、三星、蘋果等電子行業巨頭為例,在創新模式下,總結的三點非常重要:痛點,業務下滑,市場競爭激烈,原有的蛋糕被強占;癢點,移動互聯網的未來競爭,無論是互聯網公司還是傳統企業都在紛紛布局,如何搶占互聯網,實現數字化轉型;興奮點,解決技術發展瓶頸的系統運維,這三點對大企業固然重要,對小企業也同樣適用。找到自己的位置,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敢于創新!
老師的課間的經典語錄:
如果你老是做你習慣做的事,那么你只會獲得你習慣獲得的。
創新是一條無止盡的路,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不做,其實不會怎樣,一旦做了,就很不一樣。
要么你改變世界,要么讓世界改變你。
最后的總結:企業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產品和過程,否則一定會受到嚴重的威脅。

四天的學習是短暫的,意義是深遠而美好的。從互聯網到企業戰略再到創新研發商業管理,這是一套系統且有密切關聯的課程,愿同學們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找到用到老師講的,服務自己的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愛學習的我們又得到滿滿的收獲。期待下次的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