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丁守海老師題為《創新思維與組織變革》的講座,受益匪淺。
丁老師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曾在華為工作多年,不僅理論功底深厚,還很有實戰經驗。丁老師講課深入淺出,聽他講課是一種享受。
今天的課程主要分為五個部分,丁老師圍繞著“為什么要推動組織變革”“以需求為導向的組織結構”“以客戶為中心的流程優化”“以市場為基石的組織績效”“打造變革型的組織文化”這五個問題展開了自己的講授,條理非常清晰。
丁老師的講授以“故宮開放延禧宮”作為開場的引子,切合了時下熱播劇《延禧攻略》的熱點,立刻引起了同學們濃厚的興趣,課堂氛圍活躍了起來。在講課的過程中,丁老師不時與大家互動,提了很多貼合實際的問題,引發大家踴躍參與課堂的討論。
丁老師提出的很多理論,都給了我很多啟發。如:企業的變革應該以客戶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而客戶實際上分為內部客戶與外部客戶,在企業內部形成了“后勤–市場部–外部客戶”的鏈條。客戶的顯性需求與隱性需求的理論也很新穎。顯形需求只占全部需求的20%,剩下80%的隱性需求是需要去主動引導的。發現客戶的顯性需求,引導客戶的隱形需求,提供解決方案。這三個步驟可以幫助企業家們解決很多經營管理中的問題。引導客戶的隱性需求,在這里丁老師舉了個例子,在華為工作的小姑娘接待客戶時,從客戶口中得到了有效的信息。這啟發企業家們,接待也是一門大學問。
丁老師結合自己的經歷,舉了很多翔實的例子。比如,老師談到在他住酒店時,遇到的種種問題:wifi密碼還得打電話問前臺,燈光太復雜,空調有響聲,這些問題都是住客常常遇到的,但酒店卻并沒能解決好。如果一個企業能從細節入手,更加關注客戶的需求,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業績。從這里丁老師還引出了“部門墻”的概念,一個企業各個部門之間如果有壁壘,那么即使各個部門都各司其職,兢兢業業,也難免仍然會效率低下。為了打破部門墻,就要在“墻”上“打孔”,即打破以部門為中心的組織結構,建立以流程為中心的組織結構。建立“第一接聽者責任制”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總之,聽完丁守海老師的課程,收獲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