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的發展,重中之重,在于人才,在于充分挖掘人才的潛力,使其為企業服務。企業的管理者不在于他像關羽一樣“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也不在于他像張良一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重要的是他能否如劉邦那樣,找到和使用好這樣的人,即識人用人能力的大小決定了一個企業管理者的發展遠景。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作為一名企業管理者來說,我更都得是對市場開拓、經營市場,并培養核心競爭力以求生存的想法。
市場,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命脈所在,占領多大的市場份額,開拓多大的領域,從一定程度上說,證實著一個企業發展的實力。所以,如何開拓市場、經營市場顯得尤為重要。開拓市場也必須依據行業特點逐步實施。
所謂核心競爭能力,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要素。它不僅指某種獨特的產品或技術,還包括銷售渠道、顧客服務、顧客群、品牌、資金以及研發能力。一個企業不可能擁有所有這些能力,但它必須發展一種不同尋常的能力,才能成為一個擁有核心競爭能力的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是企業戰略的焦點,它必須形成理念,并體現在核心產品上,獲取高于競爭對手的質量水平,并能移植到各分支機構中。
其實,管理的方略含蓋諸多方面,只不過分主分次而已,以上只是我在本次學習中的一點點體會,寫出來是一種收獲,一種可以和別人分享心得的體驗。管理,尤其是企業管理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需要在理論的指導下逐步完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從而達到實踐和理論的有機統一。就像老師最后的一個故事一樣:
一天火雞想學如何去飛翔。它找到了老鷹,請老鷹教它。老鷹答應了,教了兩天火雞已會低空飛行了。老鷹說你可以回家了,只要多多練習一定能飛的很高?;痣u非常的感謝就走回家了。
從這個故事,想到了很多。開始學習新的東西的時候,通常大家都有很高的熱情,一心想把東西學會,就會很用心的去學習,很用心的去練習。但是很多的時候,或者是因為一些自己學校遺留下來的慣性,卻只是把學習的結果停留在了學到的階段,就像這個火雞一樣,“飛翔”學成卻“走著”歸來。
學習的過程,不但要養成求學的態度,不但要勤奮的學習,還要不斷培養自己的意識,要把學到的東西真正的變成是自己的東西,學以致用。
從另外的一個方面來說,也是自己要不斷地適應自己的變化、成長。要不斷地調整自己! 繼承和發揚“清華精神”。應該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是恥不如人。第二是講究科學。第三是重視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