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合影
《弟子規》總共用1080個字,精辟闡述了親子孝道、兄弟友愛、謹慎處世、誠信為人、泛愛民眾、親近仁愛、力行學文等七個方面的內容。可謂是字字珠璣,句句真理。雖然《弟子規》這篇文章是學童們的生活規范,但,它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戰的,所以對我們成人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能產生極其重要的指導與規范作用。
《弟子規》第一章就對孝道進行了闡述。"百善孝為先",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思想。俗話說"孝為百善之首"。由此可見,"孝"對一個人、一個家、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我們的國人都遵從孝道。孝道這東西并不是我們國人的獨特發明,而是人類長期進化隨之而來的自然產物,只不過通過世界各民族人民不同文化和習俗的提煉,賦予了其各具特色的內涵。孝道之所以稱其為"道",是因為它是一種自然存在的客觀規律。世間萬千物種能識此道、悟此道、并能遵從此道者,則生生不息、繁榮昌盛,否則,就會停止不前、或被淘汰。人類因惱髓的發達、覺悟了此道,所以,人類得到了高度的進化,成為了地球的主宰。照此說法,人類普遍地覺悟此道,那么為何又要不斷地昌導此道呢?這是因為國家的產生、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給人們視覺與聽覺的沖擊,誤導或朦蔽了人們幼稚和脆弱的心,部分人的腦海里滋生了一種不孝的、離經叛道的思想、意識和觀念,進而放縱自己,行為已羈,遺害個人、家庭、民族和國家。所以,中國幾千年來統治階級一慣昌導以孝治天下。孔子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孝道對一個人、一個家、一個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弟子規》開篇第一章就對孝道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告訴人們孝道的行為規范或紀律要求。那么孝道對于一個企業又該產生如何的作用呢?竊以為孝道用于企業的員工教育培訓也是十分重要的。《弟子規》里面的孝道就是強調愛與秩序的規范和要求。而企業正需要愛、需要秩序。在企業,領導有如父母,員工好比子女。領導要關心、關懷、關愛員工;員工要尊敬、愛戴、服從領導。《弟子規》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對應到企業,就是領導呼喚員工要及時響應,不能遲緩;領導下達指令,員工要全力以赴執行,不能偷懶。《弟子規》又說"出必告、反必面
課間老師帶領學員做游戲
;居有常、業無變"。這不就是要求員工遵章守紀、維護秩序嗎?員工有事需要離開公司,要事先告知領導、履行請假手續;回到公司后也要及時報告、消假。這樣,領導就能根據人員變動及時調整有關工作,而不至于因員工工作紀律散漫而使公司工作出現混亂。在公司,員工的行為要有規律性、講秩序,不能變化無常;工作要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公司有了秩序充滿了愛心,就會產生出發展的內在動力。
《弟子規》第二章說"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在一個家庭中,兄弟的和睦友愛就是孝順的表現。公司員工之間的團結,領導之間的互信就是對公司的忠誠。如果員工不團結,領導互相猜忌,勢必引起許多矛盾,產生很大內耗,就會影響公司正常運營和健康發展。"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這句話告訴人們對待財物的態度,以及其對人生的影響。其意是:一個人對財物不能過于看重,而要看輕一些。對財物看得較輕,那么,對財物的占有欲就會有所節制,對財物的去留就不會過于在意。這樣,就不會因過多地占有財物、甚至占有不應占有的財物而招致他人的怨恨,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和問題,也不會因財物的離去而心生怨恨,影響心情。在言語方面要懂得隱忍,不以言重已、不以話輕人。自然不會招至他人的憤愾,也不會從內心激發出岔怒的情緒,進而招致是非與矛盾。
《弟子規》第五章有說"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曾廣賢文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也是同樣的道理吧。俗話說"靜坐常思自己過,閑談不論他人非"。人都是有自尊心的,都是需要得到尊重的。人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因此,我們就應該常常稱道別人好的一面。被稱道的人得知之后,在感到被認同、被尊重的同時,內心會滋生出更加勉勵自已多做善事的情愫,為社會做更多有益的事。那么,說人好話的人也就是在行善。相反,說別人壞話的人往往會激起對方的反感情緒,言語過激,還會引起矛盾激化、招致禍端,對人對己對社會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說,說別人壞話的人就是在做惡事。
《弟子規》是人的行為規范,涉及的內容十分全面而又嚴謹。以上所述幾點,僅屬竊下認為受啟發較深的幾點淺見。相信用《弟子規》培訓教導員工應將收到有益于公司健康穩定發展的十分重要的效果。
本次的學習讓我們增長了見識、豐富了知識、更新了觀念、擴充了能量。我們必將秉承"修身興業、新民報國"的THLDL培訓宗旨,學以致用;用自己所學回報公司,回報社會,讓"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清華精神在開元生根發芽、發揚光大。